[发明专利]单井可采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2309.6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2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盛秀杰;王义刚;吴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井可采 储量 评价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井可采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同一个油气藏各生产井已有产量,计算获取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与所述生产井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相关性最强的时间段;根据所述时间段内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所占的百分比和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获得第一关系式;根据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所占的百分比和所述单井最终可采储量,获得第二关系式;获取所述时间段内的新井产量,并根据所述新井产量和所述第一关系式,获取与所述新井产量对应的新井产量百分比;根据所述新井产量百分比和所述第二关系式,获得新井最终可采储量,采用上述方法和装置可使评价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更接近实际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藏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井可采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页岩油气藏可采储量的计算多采用典型生产曲线进行页岩油气井生产动态分析,利用油/气井的实际生产数据进行数值拟合得到的典型生产曲线,通过生产井产量拟合递减模式和递减参数,预测达到极限产量时单井总的产量,以此计算单井的最终可采储量(Estimated Ultimate Recovery,简称EUR)(白玉湖等.页岩气产量递减典型曲线应用分析.可再生能源,2013,31-5)。
但是,这种方法是根据一批生产井的产量数据模拟的递减模式和递减参数计算单井EUR,而单井EUR的递减模式各不相同,用统计得到的综合递减模式计算新井EUR,其结果往往有较大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井可采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对单井最终可采储量评价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单井可采储量评价方法,包括:
根据同一个油气藏各生产井已有产量,计算获取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与所述生产井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相关性最强的时间段;
根据所述时间段内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所占的百分比和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获得第一关系式;
根据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所占的百分比和所述单井最终可采储量,获得第二关系式;
获取所述时间段内的新井产量,并根据所述新井产量和所述第一关系式,获取与所述新井产量对应的新井产量百分比;
根据所述新井产量百分比和所述第二关系式,获得新井最终可采储量。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时间段内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所占的百分比和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获得第一关系式,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时间段内各生产井的单井产量,并对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按照从大到小排序;
根据表达式P=100/n*(Rank-0.5),计算获得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所占的百分比,其中,P为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所占的百分比,n为生产井井数,Rank为各生产井的单井产量排序的序号;
根据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所占的百分比和所述生产井的单井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第一关系式。
进一步的,根据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所占的百分比和所述单井最终可采储量,获得第二关系式,具体包括:
获取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并对各所述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根据表达式P1=100/n1*(Rank1-0.5),计算获得各所述生产井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所占的百分比,其中,P1为所述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所占的百分比,n1为生产井井数,Rank1为各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排序的序号;
根据所述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所占的百分比和所述单井最终可采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第二关系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2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