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及其作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0243.7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98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宏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2 | 分类号: | H01F41/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翻转 装置 及其 作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变压器铁芯的硅钢片在堆叠时是采用卧式堆叠的,堆叠之后采用框架对其进行固定,然后需要将整体进行翻转,才能进行运输以及下一步作业。传统的做法是人工进行作业,工人劳动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翻转稳定性较差。因此寻求一种能够实现半自动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实现稳定翻转的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及其作业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半自动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实现稳定翻转的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它包括基座、托架、翻转架以及动力机构;所述托架包括左右两根纵向布置的旋转支撑轴,旋转支撑轴的前后两端固定于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于基座上,旋转支撑轴的前段和后段分别套装有一个托轮,所述翻转架包括翻转架主体,翻转架具有相互垂直的第一支承平面以及第二支承平面,翻转架还具有圆弧段的驱动面,驱动面的前段和后段上设置有驱动链条,所述翻转架搁置于托架上,驱动面与托轮配合,翻转架的驱动链条通过动力机构传动。
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减速机、传动链条、传动轴、第一传动链轮以及两个第二传动链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减速机,翻转架下方的基座上设置有纵向的传动轴,第一传动链轮套装于传动轴的中部,两个第二传动链轮分别套装于传动轴的前段和后段,减速机的输出端通过传动链条与第一传动链轮连接,两个第二传动链轮分别和翻转架的两个驱动链条配合连接。
前方托轮的前边缘以及后方托轮的后边缘设置有挡片,所述翻转架的前后边缘与挡片内边缘配合。
第二支承平面所对应的翻转架主体上设置有缺口。
驱动面的前段和后段上均设置有一道弧形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驱动链条。
凸台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凸块,左边一个限位凸块分别与左边的托轮接触时,第一支承平面水平布置,第二支承平面竖向布置;右边一个限位凸块分别与右边的托轮接触时,第一支承平面竖向布置,第二支承平面水平布置。
一种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的作业方法:
步骤一、翻转架初始化;
翻转架转动,使得翻转架的第一支承平面水平布置,第二支承平面竖向布置;
步骤二、翻转架上料;
在翻转架的第一支承平面上进行变压器铁芯上料,变压器铁芯的底面与第一支承平面接触,变压器铁芯的右端面与第二支承平面接触;
步骤三、翻转架翻转;
翻转架转动,使得翻转架的第一支承平面竖向布置,第二支承平面水平布置;
步骤四、翻转架下料;
将翻转完的变压器铁芯进行下料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具有能够实现半自动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实现稳定翻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翻转前的立体图。
图2为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翻转前的正视图。
图3为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翻转前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翻转后的立体图。
其中:
基座1
托架2、旋转支撑轴2.1、轴承座2.2、托轮2.3、挡片2.4
翻转架3、翻转架主体3.1、第一支承平面3.2、第二支承平面3.3、驱动面3.4、缺口3.5、凸台3.6、驱动链条3.7
动力机构4、电机4.1、减速机4.2、传动链条4.3、传动轴4.4、第一传动链轮4.5、第二传动链轮4.6、皮带4.7。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6,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变压器铁芯翻转装置,它包括基座1、托架2、翻转架3以及动力机构4;
所述托架2包括左右两根纵向布置的旋转支撑轴2.1,旋转支撑轴2.1的前后两端固定于轴承座2.2上,轴承座2.2固定于基座1上,旋转支撑轴2.1的前段和后段分别套装有一个托轮2.3,前方托轮2.3的前边缘以及后方托轮2.3的后边缘设置有挡片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宏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宏恒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02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