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断路器的弹簧操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29207.9 | 申请日: | 201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安一哲;崔奎福;金荣成;Z·巴基那;B·勒维;C·巴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电力与能源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33/40 | 分类号: | H01H3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蒋爱花;李雪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弹簧 操作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断路器的弹簧操作装置包括:合闸轴,该合闸轴旋转以向断路器的活动接触器施加合闸驱动力;分断轴,该分断轴沿着轴向连接于所述合闸轴,并旋转以向断路器的所述活动接触器施加分断驱动力;多个弹簧,该多个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连接,另一端位置固定,且该多个弹簧沿着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的圆周设置,以向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传输弹性恢复力并使所述轴旋转;及动力传动单元,该动力传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连接的部位,当合闸操作时,使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相连接,当分断操作时,使所述合闸轴和分断轴之间的连接解除。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6年1月14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004704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上述申请的内容并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断路器的弹簧操作装置,更为详细地,是关于一种利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驱动活动接触器的断路器的弹簧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作为一种在电力系统产生故障电流时用于分断电力系统的电流的装置。在此,该断路器需要在发生异常状态时通过驱动活动接触器快速分断电路系统中的电流。
为了执行这种断路器的合闸操作和分断操作,使用利用弹簧的弹性恢复力驱动活动接触器的弹簧操作装置。
这种弹簧操作装置配备有向活动接触器施加合闸驱动力的合闸弹簧,和向活动接触器施加分断驱动力的分断弹簧。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弹簧操作装置的合闸弹簧和分断弹簧是用单一弹簧实现,所以,为了得到足够大的能够驱动活动接触器的弹性恢复力,该单一弹簧使用能够储存大量能量的大体积(voluminous)的弹簧。另外,为了能够确保高的弹性恢复力和耐用性,该单一弹簧使用材料价格高的热卷线圈弹簧。
因此,根据现有技术的弹簧操作装置的缺点在于,因为热卷线圈弹簧导致制造费用高,并且有在减小装置的体积方面以及在部件的布置方面都存在限制。
另外,现有技术的弹簧操作装置中,合闸侧和分断侧配置为相互分离的轴,且使合闸侧轴和分断侧轴相互连动的机构包括多个连杆、凸轮及杠杆等部件,所以存在装置体积变大的缺点。
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13-0072147号和专利授权公报第1132909号中公开了如上所述的使用单一弹簧的弹簧操作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断路器的弹簧操作装置,以减少制造费用,并减小装置体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断路器的弹簧操作装置,包括:合闸轴,该合闸轴旋转以向断路器的活动接触器施加合闸驱动力;分断轴,该分断轴沿着轴向连接于所述合闸轴,并旋转以向断路器的所述活动接触器施加分断驱动力;多个弹簧,该多个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连接,另一端位置固定,并沿着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的圆周设置,从而向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传输弹性恢复力以使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旋转;及动力传动单元,该动力传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连接的部位,当合闸操作时,该动力传动单元使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相连接,当分断操作时,使所述合闸轴和分断轴之间的连接解除,其中所述多个弹簧具备关于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的旋转轴的旋转对称结构,并且相互合作以使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向单一方向旋转。
所述多个弹簧可以沿着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的圆周设置在三个方向,以所述合闸轴和分断轴为中心,从而形成三角(delta)结构。
所述多个弹簧可以配置成各个延长线形成以所述合闸轴和所述分断轴为中心的正三角形(delta)结构。
沿着所述合闸轴和分断轴的圆周设置的多个弹簧中的每个可以配置为一对弹簧中的一个。
所述多个弹簧中的每个可以为拉伸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电力与能源系统株式会社,未经现代电力与能源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92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