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观景造雾环境优化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27077.5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邓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雾精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3/16;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陈云川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景造雾 环境 优化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1410275346.2,申请日为2014年06月19日,名称为“一种环境优化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改善方法,尤其是一种可用于除尘降温或观景造雾的环境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粉尘,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粉尘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此外,工业的发展也使得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环境温度明显上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中国发明专利ZL200810022477.4公开了一种室外环境降温净化方法与装置,利用雾化装置产生大量的微米级细水雾,细水雾通过充电系统带上电荷形成荷电细水雾,利用轴流风送形成气雾两相射流,进行空间弥散和实现均匀分布,增加了荷电细水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在输运过程中,带同种电荷的雾滴互相排斥静电感应吸附空气中的扬尘,尘降后达到净化室外局部环境的目的。但是该方法采用的水源来自自来水管网,没有经过净化,极易堵塞雾化装置,自来水中可能含有的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无机物杂质可能会与空气中的粉尘结合,对环境产生二次伤害。
此外,传统上一般采用旋流式雾化,这种雾化方式获得的雾粒范围较窄,且耗水量较大,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环保和节能的观景造雾环境优化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更加环保和节能的观景造雾环境优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观景造雾环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水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水中含有的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无机物杂质,形成专用水;所述净化处理包括采用PP过滤棉进行第一次过滤,采用活性炭进行第二次过滤,采用生物膜进行第三次过滤;然后往所述专用水中加入杀菌剂和/或消毒剂;
S2:监测优化前的环境状态,并将监测结果传送至显示设备和/或控制设备,通过人工或系统判定并指示喷雾设备的工作方式;且加入药剂的类型及用量由喷雾设备根据人工或系统的指示进行控制;所监测的环境状态包括环境的温度、湿度和PM2.5;
S3:所述喷雾设备采用撞击式的喷雾设备,所述喷雾设备在人工或系统的指示下,在高压状态下将所述专用水在高压状态从红宝石雾化喷头中喷出,使其与所述喷雾设备的雾化针撞击,形成自然雾滴;然后使用负离子发生器对所述自然雾滴进行二次雾化,使得所述自然雾滴进一步被细化,同时被进一步细化后的所述自然雾滴带有负电荷;
S4:将所述自然雾滴喷洒到外部环境中。
在步骤S2中,所述监测结果还通过网络传送至用户的手机或电脑上,用户通过所述手机或所述电脑指示喷雾设备的工作方式。
所述自然雾滴的粒径在5μm-50μm之间。
观景造雾环境优化系统,采用如前所述的观景造雾环境优化方法。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雾化前对所使用的水源进行净化处理,确保雾化使用的喷头不会因为水中杂质的聚集而堵塞,节约喷头的维护成本。同时除去水中含有的微生物、重金属以及无机物杂质,使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伤害,更加环保。
2、采用撞击式雾化方式,与传统的旋流式雾化方式相比,低耗水、雾化效果均匀且雾化范围较大。
3、采用PP过滤棉、活性炭和生物膜对水进行三次净化过滤,相对于采用化学净化方法更加环保,不会对水产生二次污染。
4、通过在专用水中加入杀菌剂、消毒剂、除臭剂或空气清新剂等各种药剂,可以实现杀菌、消毒、除臭、净化空气等目的。
5、采用静电雾化除尘技术,在喷雾的瞬间,利用负离子发生器使喷出的液滴二次雾化,即使喷出雾滴带负电荷的静电,通过电场作用可以降低液体表面的张力,减少雾化所需阻力,同时同性电荷间的排斥作用与表面张力力的方向相反,提高附加内外压力差,从而提高雾化程度。带负电的雾滴可以主动吸收它附近区域的微尘,大大增加了除尘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环境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雾精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雾精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70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用于鱼类养殖的饲养装置
- 下一篇:水生动植物出入境检疫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