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烟旋转冲刷换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22211.2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8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井明 |
主分类号: | F23J15/06 | 分类号: | F23J15/06;F22D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冲刷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锅炉排烟高效换热装置
(二)背景技术:
现有锅炉排烟换热多采用穿膛而过的换热方式,其受热面换热是一次性热烟通过换热,受热面利用率低,设备用钢量大。
(三)发明内容:
排烟旋转冲刷换热装置,采用全封闭的立式水套“锅筒(2)”中装中间“烟筒(1)”,“烟筒(1)”上口穿过“锅筒(2)”顶部中心与大气相通,“烟筒(1)”底口与“锅筒(2)”底部留有供排烟通过的空间;再将锅炉的“排烟管道(12)”在“锅筒(2)”下部穿过“筒壁(14)”紧贴中间“烟筒(1)”申向“锅筒(2)”内顶的“排烟口(10)”与“锅筒(2)”内顶之间留有供排烟通过的空间;形成锅炉的排烟通过“排烟管道(12)”的“锅筒(2)”上部的“排烟口(10)”使烟自上而下充满“锅筒(2)”,从“锅筒(2)”下部的“烟筒(1)”下口向上排烟的“锅筒(2)”内的“排烟流程”;在“锅筒(2)”下部穿过“筒壁(14)”靠近中间“烟筒(1)”装“风机(8)”的“吸烟管(3)”和“吹烟管(4)”;将“吸烟管(4)”上口与“锅筒(2)”内顶留有供吸烟通过的空间;按形成旋转烟所需的位置和数量,从“吹烟管(4)”通到“锅筒(2)”内壁的水平“分支管(5)”的管口呈“筒壁(14)”内切方向的“吹烟口(17)”通过“风机(8)”驱动吸吹烟经“锅筒(2)”内壁折射形成无限旋转冲刷“锅筒(2)”内壁“受热面(7)”的旋转烟;排烟管道(12)“吸烟管(3)”“吹烟管(4)”集中在“锅筒(2)”中间,减少了外部散热损失,在“锅筒(2)”上部吸烟口吸热烟,换热效率高;从“吹烟管(4)”用水平“分支管(5)”通向“锅筒(2)”“内壁(6)”的“吹烟口(4)”减少水平旋转烟的旋转阻力,采 用独立的全封闭的立式水套的“锅筒(2)”的换热器,方便用于燃气、燃油、燃煤各种锅炉的排烟换热。
为在“锅筒(2)”中形成旋转烟,根据排烟流速和流量不同“锅筒(2)”大小可增减“分支管(5)”的“吹烟口(17)”根据“锅筒(2)”大小,在内壁周边不同位置增加“吹烟口(17)”的数量,以确保旋转烟冲刷受热面速度。
“排烟旋转冲刷换热装置”使排烟无限冲刷受热面,提高了换热效率,为取代现行用钢大的省煤器,燃油燃气锅炉的排烟换热器,提高热效率提供了急需技术方案。
(四)附图说明:
图1为锅筒内的排烟流程图
图中:1.烟筒;2.锅筒;7.受热面;10.排烟口;11.排烟;12.排烟管道;14.筒壁;15.尘仓;16.底门
图2为旋转烟冲刷换热图
图中:1.烟筒;2.锅筒;3.吸烟管;4.吹烟管;5.分支管;6.内壁;7.受热面;8.风机;10.排烟口;11.排烟;12.排烟管道;14.筒壁;15.尘仓;16.底门;17.吹烟口
图3为大型“锅筒(2)”所需增加“吹烟口(17)”数量位置示意图
图中:1.烟筒;3.吸烟管;4.吹烟管;12.排烟管道;17.吹烟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井明,未经王井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22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锅炉炉渣便捷式清理装置
- 下一篇:电壁炉插入件及电壁炉插入件组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