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17950.2 | 申请日: | 2016-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薇;高嵩;阳光;张世山;杨宏强;武俊;杨勤;张苏闽;陈旭伟;李林;包一鸣;侯新建;牛海明;安凤栓;杨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D5/34 | 分类号: | F22D5/34;F22D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姜龙;翁霞 |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火电 机组 高压 加热器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二次再热火电机组包括超高压缸、高压缸、中压缸、A列高压加热器和B列高压加热器,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台和第二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其中第一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水侧与A列四级高压加热器水侧逐级相连,第二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水侧与B列四级高压加热器水侧逐级相连,主给水分别经过A列高压加热器和/或B列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进入锅炉。通过测量高压加热器疏水水位,对上述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的投运、停机提出控制方法,解决了机组启动、停机以及运行工况变化时高压加热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再热火电机组,具体涉及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开始大力发展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采用二次再热技术可以降低发电煤耗,提高机组经济性。二次再热机组的回热系统结构不同于一次再热机组,根据汽轮机模块的设计特点,由于采用了超高压缸、高压缸、中压缸以及两个低压缸的5缸4排汽型式,具有增加抽汽口的条件,给水回热系统采用带二级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十级回热抽汽系统,其高压加热器系统结构较常规机组更为复杂,高压加热器系统在机组启动、停机以及运行工况变化时的控制难度和复杂性极大。
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解决在机组启动、停机以及运行工况变化时高压加热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问题的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机组启动、停机以及运行工况变化时高压加热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再热火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所述二次再热火电机组包括超高压缸、高压缸、中压缸、A列高压加热器和B列高压加热器,其中所述A列高压加热器包含A1高压加热器、A2高压加热器、A3高压加热器和A4高压加热器,所述B列高压加热器包含B1高压加热器、B2高压加热器、B3高压加热器和B4高压加热器,所述A1高压加热器和所述B1高压加热器通过第一蒸汽管道与所述超高压缸连接,所述A2高压加热器和所述B2高压加热器通过第二蒸汽管道与所述高压缸连接,所述A3高压加热器和所述B3高压加热器通过第三蒸汽管道与所述高压缸连接,所述A4高压加热器和所述B4高压加热器通过第四蒸汽管道与所述中压缸连接,其中:
所述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台和第二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其中所述第一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水侧与所述A列四级高压加热器水侧逐级相连,所述第二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水侧与所述B列四级高压加热器水侧逐级相连,主给水分别经过所述A列高压加热器和所述B列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进入锅炉;
所述第一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汽侧入口经由第一母管与所述高压缸连接,且所述第一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汽侧出口经由第一路支管和第二路支管分别接至所述A2高压加热器和所述B2高压加热器;以及
所述第二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汽侧入口经由第二母管与所述中压缸连接,且所述第二台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汽侧出口经由第三路支管和第四路支管分别接至所述A4高压加热器和所述B4高压加热器。
较佳地,所述第一蒸汽管道是一次再热蒸汽抽汽管道。
较佳地,所述第二蒸汽管道是所述高压缸的二级抽汽管道。
较佳地,所述第三蒸汽管道是二次再热蒸汽抽汽管道。
较佳地,所述第四蒸汽管道是所述中压缸的四级抽汽管道。
一实施例中,所述高压加热器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母管和所述第二母管上的气动逆止阀、电动隔离阀、热电偶以及压力变送器。
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母管和所述第二母管上在所述气动逆止阀前设置第一疏水阀,以及所述A列高压加热器和所述B列高压加热器中每个高压加热器的进汽管道上设置第二疏水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7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前照灯散热器的安装方法
- 下一篇:相变蓄能供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