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石油工艺油浆脱除催化剂的沉降剂、其制备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7290.8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0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忠;上海贵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1 | 分类号: | B01D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组 沉降剂 二甲基硅油 脱除催化剂 聚丁二烯 聚乙烯醇 石油工艺 基酯 油浆 制备 石油化工技术 硬脂酸甘油酯 聚氧乙烯醚 高催化剂 环境友好 聚乙二醇 脱除率 重芳烃 重量份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从石油工艺油浆脱除催化剂的沉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原料组A:聚乙二醇聚氧乙烯醚2~4份、硬脂酸甘油酯1~2份和重芳烃3~5份;原料组B:二甲基硅油和聚丁二烯基酯;所述二甲基硅油的重量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1~0.02倍,所述聚丁二烯基酯的重量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4~0.06倍;原料组C:聚乙烯醇;所述聚乙烯醇的重量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2~0.04倍。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沉降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沉降剂生产使用安全可靠、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并且具有更高催化剂脱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石油工艺油浆脱除催化剂的沉降剂、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领域,石油加工过程的催化裂化、加氢等装置的油浆和尾油中含有催化剂(一般为催化剂颗粒)。催化剂的存在影响油浆的品质,需要予以去除,石油化工技术领域中的沉降剂即起脱除石油工艺油浆中催化剂的作用。
现有沉降剂以有机胺为主要成分,由于有机胺都存在较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其生产环境和操作环境都存在一定的安全以及环境问题。同时,现有的沉降剂还普遍存在沉降不彻底,处理后得到的油浆品质差的问题。
综上所述,一种生产使用安全、对环境友好且具有更好脱除率的沉降剂亟待开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提供一种从石油工艺油浆脱除催化剂的沉降剂,目的在于达到生产使用安全可靠、对环境友好无污染、并且具有更高催化剂脱除率的效果。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沉降剂的制备方法以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从石油工艺油浆脱除催化剂的沉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原料组A:聚乙二醇聚氧乙烯醚2~4份、硬脂酸甘油酯1~2份和重芳烃3~5份;原料组B:二甲基硅油和聚丁二烯基酯;所述二甲基硅油的重量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1~0.02倍,所述聚丁二烯基酯的重量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4~0.06倍;原料组C:聚乙烯醇;所述聚乙烯醇的重量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2~0.04倍。
原料组A中,所述聚乙二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酸甘油酯和重芳烃的重量比优选为3:1:4;所述二甲基硅油的重量优选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15倍,所述聚丁二烯基酯的重量优选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5倍;所述聚乙烯醇的重量优选为所述原料组A总重量的0.03倍。
在前述本发明提供的沉降剂的原料组成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沉降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称取聚乙二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酸甘油酯和重芳烃,然后混合搅拌均匀得到中间物一;S2、分别称取二甲基硅油和聚丁二烯基酯并加入所述中间物一中,搅拌均匀得到中间物二;S3、称取聚乙烯醇并加入所述中间物二中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即得到沉降剂。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为了进一步便于本发明方案的实现,提升终产品沉降剂的作用性能,优选以下具体参数:S3中:在80~90℃进行所述反应;并且向中间物二中加入所述聚乙烯醇前,先将所述中间物二的温度升温至80~90℃。S3中:所述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1.5h。S1中搅拌的时间为0.5h。S2中搅拌的时间为0.5h。
在前述获得的沉降剂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沉降剂的使用方法,步骤为:将所述沉降剂加入待脱除催化剂的石油工艺油浆中,搅拌均匀后进行沉降,沉降后分层即得脱除了催化剂的石油工艺油浆。
沉降剂相对于油浆来说也属于外来杂质,过多的沉降剂加入也会再次带来分离不彻底,进而影响油浆品质。然而过少的沉降剂加入量也不利于催化剂颗粒的顺利高脱除率沉降。出于成本核算、催化剂脱除率以及油浆品质等多方面考虑,使用方法中,所述待脱除催化剂的石油工艺油浆中的沉降剂的加入量优选为60~150ppm。所述沉降的时间为10~24h。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忠;上海贵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文忠;上海贵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7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