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及射芯机尾砂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7277.2 | 申请日: | 2016-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0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谢正茂;刘尚春;杨刚;阎顺祥;杨屹;王科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铸造有限公司;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C19/00 | 分类号: | B22C19/00;B22C5/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4009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砂 隔板 收集运输装置 射芯机 收集箱 回收 尾砂固化 回收处理 旧砂再生 内腔分隔 再生处理 再生过程 再生系统 焙烧炉 叉车 分隔 减小 落砂 敲击 碎砂 推车 开口 行车 运送 震动 环节 保证 | ||
1.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包括尾砂收集箱(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砂收集箱(10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口,尾砂收集箱(100)内设置有横截面呈V字形的隔板(110),所述隔板(110)至少为一块,隔板(110)将尾砂收集箱(100)的内腔分隔成至少两个储砂空间(120);所述隔板(110)主要由下端相连的两块斜筋板(111)构成,所述斜筋板(111)与尾砂收集箱(100)的底部开口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80°~8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围成储砂空间(120)的侧壁上设有通气孔(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砂收集箱(100)上设置有把手(130),所述把手(130)为两个并相互对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30)与尾砂收集箱(100)相连接的部位处设置有加强筋板(13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131)至少为三块,并以把手(130)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尾砂收集箱(100)的收集箱底座(20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底座(200)包括底板(210)、设置在底板(210)下侧的支脚(220)和设置在底板(210)上侧的定位卡(230),所述定位卡(230)至少为三个,所述尾砂收集箱(100)可放置于各定位卡(230)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尾砂收集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220)呈条状,支脚(2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脚(220)相互平行设置,且两个支脚(220)与底板(210)底部所围的区域形成一个可供叉车叉齿插入的叉齿槽(211)。
9.射芯机尾砂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叉车、行车、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砂收集运输装置、落砂震动带以及砂再生系统对射芯机尾砂进行回收,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将尾砂收集箱(100)安放于收集箱底座(200)上,并使尾砂收集箱(100)置于各定位卡(230)之间;
步骤二,通过叉车的叉齿与底板(210)底部的叉齿槽(211)相配合,并利用叉车将尾砂收集运输装置移动至射芯机处,且使尾砂收集运输装置的储砂空间(120)与射芯机的尾砂排出口相对应,收集尾砂;待各储砂空间(120)内尾砂填满后,再利用叉车将该尾砂收集运输装置送至尾砂存放区域;
步骤三,待储砂空间(120)内的尾砂完全固化后,利用叉车将该尾砂收集运输装置移动至落砂区域,通过行车将尾砂收集箱(100)吊起,利用落砂震动带的震动作用以及斜筋板(111)的导向作用使固化后的尾砂从尾砂收集箱(100)的底部开口排出至落砂震动带上;
步骤四,落砂震动带将排出的尾砂块输送至砂再生系统中,完成旧砂的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电控股集团铸造有限公司;四川大学,未经重庆机电控股集团铸造有限公司;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72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