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储存装置的数据页对齐方法及其查找表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12699.0 | 申请日: | 2016-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3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圣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C7/20 | 分类号: | G11C7/20;G11C8/12;G06F12/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储存 装置 对齐 方法 及其 查找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储存装置的数据页对齐方法,数据储存装置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数据页对齐方法包括:对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剩余储存容量;根据剩余储存容量以及查找表选择初始储存容量;以及将初始储存容量作为数据储存装置的固定容量,并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据储存装置的数据页对齐方法,尤其是有关于一种可有效减少隐藏空间所占容量的数据储存装置数据页对齐方法及其查找表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储存装置例如为磁盘、随身磁盘等,其内部包括用来储存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包括多个数据页(Page),而为了提升数据储存装置的读取速率,习知会对数据储存装置的储存空间进行数据页对齐(Alignment),使每一笔与数据页储存容量具有相同大小的数据皆能由完全空白的数据页开始写入,也就是单一笔数据可写入单一数据页中,避免数据以跨越一个以上的数据页的方式储存。然当前的数据页对齐方式为规划多个数据页不储存数据,使得剩余的储存空间可由完全空白的数据页开始储存为止,但此举容易造成不储存数据的数据页被操作系(Operating System)统判定为未分配容量(Unallocated Space),且不储存数据的数据页容易占用过多储存空间,造成使用者的损失;另外,当数据储存装置被重新格式化(Format)后,由于文件系统(FileSystem)参数的改变,这将造成数据页对齐的效果消失,导致数据储存装置的系统效能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不占用过多的储存空间来达到数据页对齐的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数据储存装置的数据页对齐方法,数据储存装置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数据页对齐方法包括:对非易失性存储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剩余储存容量;根据剩余储存容量以及查找表选择初始储存容量;以及将初始储存容量作为数据储存装置的固定容量,并写入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发明更提出一种查找表制作方法,此查找表制作方法应用于上述数据储存装置的数据页对齐方法,查找表制作方法包括:设定模拟初始储存容量;设定隐藏空间;对模拟初始储存容量模拟格式化并产生可用储存容量;以及当可用储存容量符合条件且隐藏空间小于设定值,储存当前模拟初始储存容量。
根据以上所述,由于本发明预先模拟出可对齐的储存容量,并选择其中之一的储存容量为初始储存容量进行数据储存,因此初始储存容量可使数据储存装置达到数据页对齐目的的,此外选定的初始储存容量所对应的隐藏空间更小于设定值,不仅不会被操作系统判定为未分配容量,更不会占用过多的储存空间,并使数据储存装置达到数据页对齐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储存容量分布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查找表制作方法步骤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查找表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利用查找表的数据储存装置数据页对齐方法步骤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储存容量分布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慧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2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