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及穿刺芯杆和穿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0873.8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3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宝峰;马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33/1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3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刺芯 穿刺器 制造 杆身 注塑成型方式 注塑 注塑成型 成型杆 分段式 偏移 生产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及穿刺芯杆和穿刺器,其中,所述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尖端和第一杆身的生产;S2、第二杆身的生产。本发明的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采用分段式的注塑成型方式,其能够有效保证注塑过程中成型杆位置的稳定性,避免其发生偏移,使得穿刺芯杆能够顺利注塑成型,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及相应的穿刺芯杆和穿刺器。
背景技术
在腹腔检查、腹腔手术及其他微创或外科手术中,穿刺器是必不可少的手术器械。穿刺器可以在人体的腹壁中建立进入通道,以便供腹腔镜或其他手术器械(如内窥镜、剪刀、吻合器、导丝、导管、滤器、支架等)进入腹腔内,并提供气体进出的通道,以控制手术所需的气腹,以便进行检查或手术操作。
在微创腹腔镜医疗手术开始时,医生一般先在患者腹部划开一个小切口,再将穿刺端的顶点对准划开的小切口左右往复转动的同时向下移动,穿刺器使穿刺套管穿过患者腹部皮层,然后,医生将穿刺套管内部的穿刺芯杆拔出。
目前,上述穿刺器的穿刺芯杆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注塑工艺成型而成。注塑时,首先将成型杆放入型腔中,并对成型杆进行定位。然后,向成型杆和型腔之间注入注塑料。然而,上述制造方法中,成型杆容易发生偏移,从而影响了穿刺芯杆的注塑成型。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及相应的穿刺芯杆和穿刺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尖端、第一杆身以及第二杆身,所述尖端位于所述第一杆身的一端,所述第二杆身位于所述第一杆身的另一端;
所述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尖端和第一杆身的生产;
将成型杆与所述尖端和第一杆身相对应的部分,送入第一注塑工位的第一型腔中;
对所述成型杆进行定位,使其相对第一型腔的内壁保持位置固定;
向所述第一型腔和成型杆之间注入注塑料,注塑料经保压、冷却后成型,获得尖端和第一杆身,将成型后的尖端和第一杆身与第一型腔进行分离,所述第一杆身的端部形成有若干第一连接结构;
将成型后的尖端和第一杆身与第一型腔进行分离的过程中,成型杆与所述尖端和第一杆身保持位置固定;
S2、第二杆身的生产;
将成型杆与所述第二杆身相对应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一杆身的若干第一连接结构,送入第二注塑工位的第二型腔中;
对所述成型杆进行定位,使其相对尖端和第一杆身、以及相对第二型腔的侧壁保持位置固定;
向所述第二型腔和成型杆之间注入注塑料,注塑料经保压、冷却后成型,获得第二杆身,对成型后的第二杆身与第二型腔进行分离,所述第二杆身的端部形成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互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若干间隔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若干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配合的第二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的改进,所述步骤S1中,所述内壁包括侧壁和前壁,所述成型杆与所述侧壁之间具有径向距离,在定位作用力下,所述成型杆与所述侧壁之间的径向距离保持均匀一致;所述成型杆与所述前壁之间具有轴向距离,在定位作用力下,所述成型杆与所述前壁之间的轴向距离保持均匀一致。
作为本发明的穿刺芯杆的制造方法的改进,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成型杆进行定位时,保持所述成型杆和第一型腔同轴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风和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08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修边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电子旋钮换档式副仪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