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磺酸盐浮选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10546.2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3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牛春革;方新湘;周华;朱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2 | 分类号: | B03D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磺酸盐 浮选 制备 方法 | ||
一种磺酸盐浮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以石蜡基或环烷基馏分油及氧化石蜡、油酸脂为原料,进行磺化,磺化后的酸性油静置沉降,分离出上层为含纯磺酸的酸性油和下层为多磺基磺酸;(2)再分别将所述含纯磺酸的酸性油及所述多磺基磺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和成盐;(3)中和后的磺酸盐和多磺基磺酸盐进行调和,调和后的产品即为磺酸盐浮选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磺酸盐浮选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馏分油经发烟硫酸、硫酸或SO3磺化引进磺酸基团,并被碱中和的混合物即石油磺酸盐。此外也可通过重烷基苯磺化合成制备石油磺酸盐,简称合成磺酸盐。石油磺酸盐不仅是表面活性剂,而且也是重要的浮选药剂。
70年代前,国外在石油磺酸盐浮选方面的理论研究非常活跃,关于磺酸盐与矿物的作用机理,L尤桑、A.M.马拉尼、M.c.贝尔特伦尼等在研究十二烷基磺酸盐浮选赤铁矿时曾提出磺酸盐与矿物表面发生静电作用的假说。同时认为有可能发生化学吸附,后来又提出十二烷基苯磺酸盐同赤铁矿晶格中的铁阳离子形成一种难溶磺酸盐化合物,属化学吸附。B.E.契斯佳柯失也提出C22-24 的高分子正构磺酸盐在矿物表面上形成难溶磺酸铁,属化学吸附。这些学者均没有用红外光谱技术证实他们的化学吸附的设想。其原因被认为是磺酸铁在红外光谱的有关波段内透明度不够。尽管各学者观点有异,但他们均认为磺酸盐与矿物的作用会因磺酸盐烃基间的缔合作用而加强。
进入80年代后,国外学者研究石油磺酸盐已采用先进的核磁共振、质谱。色谱联机等先进的测试技术分析药剂结构。但还未见到用仪器测试技术证明磺酸盐在铁矿物上呈化学吸附的报道。有关磺酸盐的溶液化学方面的报道,也仅局限于C18以下的磺酸盐,未见到测定相对分子质量500以上的磺酸盐的报道.可能因为原料分离困难。
国内用石油磺酸盐浮选铁矿物的研究从70年代初开始逐渐活跃。其浮选机理研究始于80年代初,对某些石油磺酸盐浮选铁矿物机理研究得出了与国外学者相似的结论。在石油磺酸盐的提纯、分离、分析方法等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平。我国研究石油磺酸盐的特点是研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高分子烷、芳基石油磺酸盐。实践表明,磺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浮选铁矿物的选择性越高。但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给药剂的工业生产、使用及理论研究均带来一系列的困难。
20多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十分注重石油磺酸盐的浮选应用.如将石油磺酸盐用于蓝晶石、红柱石、萤石、石英砂、硅线石、氧化铁、碳酸锰等矿物浮选。除对铁矿物的磺酸盐浮选机理进行过研究外。其他矿物的磺酸盐浮选机理研究的还不多。
CN103657863、CN101966489、CN103623936、CN103831171、 CN103920596、CN104117435、CN101507948、CN102476075、CN103084277、 CN103394416、CN103657860等专利文献及《烷基磺酸盐捕收红柱石作用机理初探》、《含碳酸盐铁矿石一步反浮选中药剂的作用》、《江苏某难选蓝晶石矿石选矿试验》等文中分别介绍了一些矿石的浮选剂制备方法,但都只是将现成的一些化学试剂和少量的磺酸盐进行调配而成,采用的磺酸盐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六烷基苯磺酸钠,并非本发明所采用的石油馏分油磺化而成的石油磺酸盐。此外文献中提到的磺酸盐的用量较低,最高用量不超过50%,本发明所制备浮选剂100%采用石油磺酸盐为原料调和,不使用其它化学原料,对环境无污染,
那琼撰写的《酸渣磺酸盐在氧化矿浮选中的应用》(那琼.酸渣磺酸盐在氧化矿浮选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1998,5:22-24)一文中提到采用石油产品的废料-酸渣,生产酸渣磺酸盐浮选剂。该浮选剂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环保压力,但是这类浮选剂捕收力弱,用量大,工序也比较复杂,不仅需要采用水洗方式洗掉低分子水溶性磺酸和对选矿不利的组分,还需要向混合酸渣中增加辅助添加剂以提高捕收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10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极高真空校准系统截止阀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破除硫化矿表面氰化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