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升降座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09540.3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2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萧学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9/00 | 分类号: | A47B9/00;B66F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嘉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座的结构。
背景技术
升降座为一种可供进行升降调整的座体,被大量广泛应用在桌子的高度调整设计中(或其它需要进行高度调整的结构),其中又以利用螺纹结构的行程改变方式为最稳定的设计之一。
在习知桌子的升降座设计中,主要都是以一传动杆带动螺纹结构产生行程改变而达到高度调整的目的,其螺纹结构包含螺管及与之螺接的螺杆(内螺纹、外螺纹),以及覆设结合在外部由多个轨接的轨套所组成的升降轨座,因此在习知技术中都是以一螺管底端固定在升降轨座底端的轨套上,再令传动杆枢接顶端的轨套而连动螺杆,可经由传动杆带动螺杆相对螺管进行行程改变而达到升降座升降的目的(传动杆可配置传动齿轮而受马达主动齿轮带动,或以蜗杆配置蜗轮的型式予以传动)。
因此可知,在桌子的升降调整过程中,经由螺纹结构改变桌子的高度,而升降轨座除了具有保护内部螺纹结构及美观的目的之外,还具有稳定升降的辅助效果。然而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各构件的精密度不易掌控,例如升降轨座各轨接的轨套之间具有空隙的,而底端的轨套所固定的螺管也无法达到完全垂直的状态(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焊接或锁固的方式将螺管固定),因此一旦发生螺杆与螺管的位置并不在同一垂直的直线上的误差时,在螺纹结构的调整行程中就会因为角度偏斜而发生卡死的现象(随着螺纹结构升降,升降轨座的各轨套之间会相互卡抵,再者,单纯以一螺杆螺接螺帽时,螺帽也会因为螺牙的配合空隙而产生螺帽相对螺杆晃动的状况),所以一直以来都具有加工不易、不良率过高以及日后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人鉴于上述的问题,深觉目前升降座的螺纹结构与升降轨座之间的加工精密度要求过高而不易生产,虽然都可以达到升降的操作目的,但却会因为螺杆与螺管之间的角度偏斜而致使操作不顺畅,因此遂以其多年专业从事升降座制造、设计的经验,积极研发改良,在各方条件的审慎考虑之下,终于创造出本发明,将可完全解决习用的各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升降座的加工困难度、提升产品的良率而易于操作使用的升降座的结构。
基于此,本发明主要通过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升降座的结构,主要包括升降轨座及升降杆,其中升降轨座包含多个轨接的轨套,而升降杆包括一底杆和至少一连接杆,该底杆和该连接杆螺接,升降杆设置在升降轨座内,其中底杆底端与其对应的轨套固接,一传动杆枢接顶端的轨套而经由具有左右偏移裕度的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驱动连接连接杆,且底杆、连接杆之间具有对应的外螺纹及端部内螺纹的中空管,螺接底杆的连接杆与其轨套间经由一具有前后左右偏移裕度的空隙枢接结构连接,由连接杆的前后左右位移自动对应传动杆的传动力及底杆的阻力产生螺纹行程。
进一步,空隙枢接结构主要从轨套延设定位板而具有供连接杆的端部以空隙枢穿状态枢接的孔。
进一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为传动杆与连接杆的对应端面分别设有一非圆型的定位块及一供空隙容置且非圆型的容置槽,以及一对应结合容置槽以限制定位块轴向位移的盖板。
进一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使传动杆底端对应穿入连接杆顶端,呈空隙配合状态,传动杆两侧设有内缩槽,穿置连接杆的二轴销对应呈空隙结合状态伸入该内缩槽。
进一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使传动杆底端对应穿入连接杆顶端,呈空隙配合状态,连接杆两侧开设扩孔,轴销空隙配合穿入该扩孔而结合传动杆对应的销孔。
进一步,空隙枢接结构及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具有轴向位移裕度,连接杆上下倾斜偏摆自动对应传动杆的传动力及底杆的阻力产生螺纹行程。
本发明升降座的结构通过空隙枢接结构、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设计,其主要包括升降轨座及升降杆,升降轨座由多个轨接的轨套所组成,而升降杆由固接底端轨套的底杆经由连接杆对应轨套容设于升降轨座中的螺纹结构,该连接杆与其轨套之间经由空隙枢接结构予以结合定位,而顶端的连接杆受传动杆以角度限制的空隙结合结构连接而驱动,因此在实施后将可达到下述的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95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