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虚拟现实直播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07950.4 | 申请日: | 2016-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31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13/04 | 分类号: | H04N13/04;H04N21/218;H04N21/472;G06F3/01;H04N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 地址: | 518054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虚拟现实 直播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虚拟现实直播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以及网络直播平台的盛行,使得基于VR的直播系统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让人们充满了想象空间,具备无限的市场潜力。基于VR的直播系统能够将虚拟场景和现实直播场景中的直播主体(即主播)融合显示,带给VR用户类似于真实参与的用户体验,其中,虚拟场景利用计算机通过OpenGL(Open Graphics Library,开放图形库)等图形引擎构建,而现实直播场景是主播所在的真实直播环境。
目前,将虚拟场景与现实的直播主体融合显示进行直播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融合虚拟场景与现实中的直播主体,使得用户能享受到一种舒适、自然、更接近于真实的观看体验。因此,如何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体虚拟现实直播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实现立体的VR直播,而且能够解决虚拟与现实融合显示时由于视差而导致的立体显示效果偏差、用户观看体验较差的问题,给用户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虚拟现实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左右双目摄像机拍摄的直播场景的左右图像;
分别对所述直播场景的左右图像进行抠图处理,获取所述直播场景中主播的左右视图;
根据视差调整参数对所述左右视图进行视差调整,其中,所述视差调整参数是根据所述直播场景下的视差占比和预设虚拟场景下的视差占比确定的,所述直播场景下的视差占比为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拍摄的左右图像的视差值与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拍摄的左右图像的水平宽度的比例,所述预设虚拟场景下的视差占比为左右虚拟摄像机拍摄的左右图像的视差值与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的拍摄的左右图像的水平宽度的比例;
将视差调整后的左右视图放置在所述预设虚拟场景中,利用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拍摄放置有左右视图的所述预设虚拟场景,从而获取合成有所述主播和所述预设虚拟场景的立体融合视图,所述立体融合视图包括左眼融合视图及右眼融合视图,从而根据所述立体融合视图进行立体化的虚拟现实显示,实现立体虚拟现实直播。
进一步来说,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视差调整参数PixMove:
PixMove=PixW*Δdif;
其中,Δdif=dif1-dif0,dif1为所述预设虚拟场景下的视差占比,dif0为所述直播场景下的视差占比,PixW为所述左右视图的水平像素宽度。
进一步来说,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直播场景下的视差占比dif0:
其中,d0为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的视间距,D0为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在所述主播所在平面上的水平拍摄宽度;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预设虚拟场景下的视差占比dif1:
其中,d1为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的视间距,D1为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在所述左右视图在所述预设虚拟场景中的放置位置所在平面上的水平拍摄宽度。
进一步来说,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在所述主播所在平面上的水平拍摄宽度D0:
其中,θ0为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的水平视角,z0为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到所述主播所在平面的距离;
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在所述左右视图在所述预设虚拟场景中的放置位置所在平面上的水平拍摄宽度D1:
其中,θ1为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的水平视角,z1为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到所述左右视图在所述预设虚拟场景中放置位置所在平面的距离。
进一步来说,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的焦距;
根据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的焦距,通过如下公式获取所述左右双目摄像机在所述主播所在平面上的水平拍摄宽度D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79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