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用氧化铝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6535.7 | 申请日: | 2016-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伶;李勇;张萍萍;王洪升;程之强;孙孟勇;高勇;张晓丽;王再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32;C04B35/634;B33Y70/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氧化铝陶瓷 浆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特种功能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氧化铝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陶瓷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氧化铝配方料75%‑85%;硬脂酸0.5%‑5%;聚丙烯3‑11%;石蜡1‑10%;其中,所述的氧化铝配方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氧化镧0.1%;氧化铌0.2%;氧化钇0.1%;氧化铝99.5%。本发明制备的氧化铝陶瓷浆料固相含量高,最高可达85%,适用于直接成型各种个性化、复杂化、特殊化和高难度的异型精密部件;将本发明氧化铝陶瓷浆料制成氧化铝增材,能够直接在熔融沉积3D打印机上使用;所述的制备方法,简单易实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功能陶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氧化铝陶瓷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于上世纪80年代诞生于美国,其突破了传统的加工模式,被认为是近20年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3D打印技术是依据CAD三维建模、通过材料的逐层叠加堆积直接获得实体部件的技术,也被称为“增量技术”、“堆积技术”等。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的制造速度更快,并可直接制造出任意复杂形状的部件,是非常有应用前景并符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制造技术,受到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关注。目前,3D打印技术已在高分子、金属材料领域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发展,在陶瓷材料领域也不断取得一些技术突破。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者们就开始尝试通过3D打印技术成型陶瓷部件,目前已取得显著的研究进展。目前主要是采用激光的方法制备出了一些陶瓷部件,但是针对光固化成型陶瓷,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3D打印技术在制造陶瓷材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不依赖复杂模具和机械加工,并可根据材料不同的性能要求,开发出不同结构的陶瓷材料,这为复杂形状的部件制造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型方法。
众所周知,先进陶瓷光固化成型的首要前提是可聚合的陶瓷料浆的制备。陶瓷料浆的性能不仅影响着随后的成型、预烧和烧结,还与原料的利用率、工艺效率和冷加工成本等密切关联。如何制备出能够光固化成型的、适用于3D打印技术的陶瓷料浆,是特种功能陶瓷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3D打印用氧化铝陶瓷浆料,具有固相含量高的特点,本发明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3D打印用氧化铝陶瓷浆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
其中,所述的氧化铝配方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
所述的3D打印用氧化铝陶瓷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氧化铝配方料:按配方量分别称取氧化铝、氧化镧、氧化铌、氧化钇粉体,依次加入装有氧化铝研磨球的球磨罐中,其中,料球比为1:2,加入研磨介质,球磨4h后,干燥待用;
(2)氧化铝陶瓷料的制备:首先,将聚丙烯加热到180-200℃,保温30-40min;然后,降温至160-175℃,加入硬脂酸,保温至完全溶解;再降温至130-150℃,加入石蜡,140-160℃下混合均匀,将干燥的氧化铝配方料分批次加入,搅拌均匀后,得氧化铝陶瓷浆料。
所述的研磨介质为水。
氧化铝陶瓷料的制备优选为:
首先,将称量好聚丙烯加热到180-200℃,使其由白色粒状变为无色的稠状物质;然后,降温至160-175℃,加入硬脂酸,硬脂酸完全溶解后,冷至130-150℃,加入石蜡,140-160℃下混合均匀,呈白色粘稠状,将干燥后的氧化铝配方粉体分批次加入到上述粘稠状混合物中,用搅拌机搅拌均匀,得氧化铝陶瓷浆料。
所述的分批次优选为2-4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6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