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裂液降阻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03991.6 | 申请日: | 2016-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40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欣悦;张卫东;李应成;沙鸥;鲍新宁;张立;何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9K8/68 | 分类号: | C09K8/6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裂液降阻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裂液降阻剂及其应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降阻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压裂液降阻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1)1份烷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2)0.2~5份抗衡离子盐,其中,所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通式为式(I)所示,式(I)中,R1选自C12~C26的烃基,R2、R3、R4均独立选自C1~C4的脂肪基,X‑选自有机酸根的任意一种;所述抗衡离子盐选自式(II)所示结构:式(II)中,R5选自H、C1~C4的烷基、C1~C4的取代烷基,n为R5的个数,n=1~4;Z为磺酸根或羧酸根,Y为使式(II)呈电中性的阳离子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页岩气开采过程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裂液降阻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根据页岩气可采资源底数和开采潜力,页岩气已成为继致密砂岩气和煤层气之后的第三种重要的资源。页岩气储层具有渗透率极低的特点,90%以上的页岩气井需要采取压裂等增产措施沟通天然裂缝,实现经济开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裂缝的发育程度。美国是最早开发页岩气的国家,我国与美国在页岩气地质条件上具有许多相似之处,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优越,具有与相当可观的页岩气资源开发潜力。页岩气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同步压裂技术和清水压裂技术等,这些技术不断提高着页岩气井的产量。清水压裂是指应用在清水中加入降阻剂、活性剂、防膨剂或线性胶等作为工作液进行的压裂作业。清水压裂具有成本低、伤害低以及能够深度解堵等优点。清水压裂很少需要清理,基本上不存在残渣伤害问题,且可提供更长的裂缝,并将压裂支撑剂运到远至裂缝网络。该技术自1997年在美国首次成功使用以来,已发展成为页岩气开发的一个重要手段。
油层水力压裂的过程是在地面采用高压大排量的泵,利用液体传压的原理,将具有一定粘度的压裂液,以大于油层的吸收能力的压力向油层注入,并使井筒内压力逐渐升高,从而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的抗张强度时,便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高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压裂液的用量大,而且需要经过地下长距离的传输,因此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在页岩气压裂过程中,随着排量的提高,工作液在管线中的摩擦阻力将成倍地增加,使施工的泵压大部分消耗在克服管路摩阻上,实际作用于产层用于压开产层的压力不大;又因摩阻增大,排量难于提高,裂缝很难向前延伸,达不到形成缝网的目的。所以降低压裂液在管线及地层的摩阻是提高排量、提高液体效率的有效途径。降阻剂的加入可以大大降低压裂液体系的摩阻,这样在同样的泵压下,压裂液就可以传输的更快、更远,能够降低能耗,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3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