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效手持式凿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2848.5 | 申请日: | 201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0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晟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30 | 分类号: | E21B1/30;E21B21/015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加创路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式凿岩机 物联网 把手机构 凿岩机 防尘机构 工作效率 连杆两端 驱动机构 人员安全 竖向设置 水平设置 重复循环 防尘膜 与操作 凹痕 底端 气泵 气缸 外周 纤头 气压 岩石 张开 把手 隔离 移动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效手持式凿岩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外周的防尘机构和设置在外壳上方的把手机构,所述把手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柱、水平设置的连杆和设置在连杆两端的把手,所述支柱的底端固定在外壳上,所述支柱的顶端固定在连杆上,该基于物联网的高效手持式凿岩机通过驱动机构使框架来回移动,从而使两侧凿岩单元中的纤头分别同时靠近和远离岩石,通过重复循环的切换使凿岩所需的两道凹痕生成工作同时进行,从而提高了凿岩机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通过气泵增加第一气缸内的气压,使防尘膜张开,从而将凿岩机工作时产生的灰尘与操作人员隔离,保证操作人员安全地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效手持式凿岩机。
背景技术
凿岩机是用来直接开采石料的工具。它在岩层上钻凿出炮眼,以便放入炸药去炸开岩石,从而完成开采石料或其他工程。此外,凿岩机也可改做破坏器,用来破碎混凝土之类的坚硬层。凿岩机是按冲击破碎原理进行工作的,工作时活塞做高频往复运动,不断地冲击纤尾,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纤头将岩石压碎并凿入一定的程度,形成一道凹痕。活塞退回后,钎子转过一定角度,活塞向前运动,再次冲击纤尾时,又形成一道新的凹痕。两道凹痕之间的扇形岩块被由纤头上产生的水平分力剪碎。活塞不断地冲击纤尾,并从钎子的中心孔连续地输入压缩空气或压力水,将岩渣排出孔外,即形成一定深度的圆形钻孔。
根据凿岩机的工作原理可知,现有的凿岩机在凿岩过程中,需要在凿出第一道凹痕后转动钎子,进行第二道凹痕的开凿工作,由于凿凹痕的工作分步进行,从而降低了凿岩机的工作效率,同时,操作人员在使用凿岩机工作时,岩石表面容易飞扬起各类灰尘杂质,这些灰尘杂质不仅容易吸附在操作人员的衣物上,还容易被操作人员吸入体内,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凿岩机的实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效手持式凿岩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高效手持式凿岩机,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外周的防尘机构和设置在外壳上方的把手机构;
所述把手机构包括竖向设置的支柱、水平设置的连杆和设置在连杆两端的把手,所述支柱的底端固定在外壳上,所述支柱的顶端固定在连杆上;
所述防尘机构包括圆环、防尘膜、若干支杆和若干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周向均匀分布在外壳的外周,所述传动单元的数量与支杆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气泵和导管,所述第一气缸和气泵均固定在外壳的外周,所述气泵通过导管与第一气缸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的另一端与支杆的中心位置铰接,所述支杆周向均匀分布在圆环的外周,所述圆环固定在外壳的外周,所述防尘膜设置在各支杆组成的曲面上;
所述外壳内设有凿岩机构,所述凿岩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设置在驱动机构两侧的凿岩单元,所述驱动机构与凿岩单元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矩形框架、驱动电机、驱动轴和驱动轮,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框架的中心,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轮的外周上设有若干主动齿,各主动齿均匀分布在驱动轮的半圆面上,所述框架的内壁横向两侧均设有若干从动齿,所述从动齿与驱动轮上的主动齿相匹配;
所述凿岩单元包括第二活塞、第二气缸、气管、第三活塞和纤头,所述第二活塞的一端固定在框架上,所述第二活塞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气缸内,所述第二气缸与气管连通,所述第三活塞设置在气缸内,所述纤头固定在第三活塞上;
所述外壳内设有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内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气泵和驱动电机均与中央处理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操作者紧握把手,所述把手靠近外壳的一侧设有若干凹口。
作为优选,为了固定把手位置防止其产生形变,所述把手机构还包括两个辅助支柱,所述辅助支柱设置在支柱的两端,所述辅助支柱的一端固定在外壳上,所述辅助支柱的另一端固定在把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晟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晟源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2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