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起伏湿气集输管路积液及段塞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1561.0 | 申请日: | 201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51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梁法春;谢振强;孙石涛;陈婧;杜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F17D3/01 | 分类号: | F17D3/01;F17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伏 湿气 管路 积液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积液及段塞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减少多起伏湿气集输管道内积液以及控制管道中段塞流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湿气管道集输过程中,随着集输系统操作压力和温度的不断下降,原料气的露点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冷凝水的析出;同时,随着气田开发过程的进行,地层中的边水和底水陆续被采出,导致集输管线中液体逐渐增多。沿复杂山地敷设的集输管道系统中,由于重力作用,液体会聚积在起伏管线的低洼处形成积液。积液量不断增多会堵塞气体通道,从而使管道上坡段含液率大幅增加,产生地形起伏诱发的段塞流,积液和段塞流的存在会引起如下问题:
(1)降低了气体的有效输送截面积,导致集输系统输送效率的降低;
(2)积液的存在使得管线过流面积减小,输送阻力增加,导致单位长度管线压降增大,增加了能耗;
(3)在一定压力、温度条件下会形成水合物,造成冰堵事故;
(4)地形诱导段塞流会导致管线末端分离器压力和液位剧烈波动,将给正常生产带来困难,严重时会导致停产;
(5)当输送气体为高含硫和二氧化碳酸性气体时,积液的存在还会导致管线腐蚀加剧,增加泄漏风险。
随着气田持续开采,井口产液量逐年增多,定期清管是解决积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但是,采用常规的清管器,清管过程中由于清管器下游积聚了大量的液体,将会在管道末端产生很长的液塞,引起终点压力的急剧波动。同时,由于终端段塞流捕集器容积有限,当清管过程中清管器前端长液塞进入段塞流捕集器时,末端液体流量会急剧增大,超过段塞流捕集器的处理能力,引起液位快速上升,造成段塞流捕集器溢流的风险,甚至导致下游短时间供气间断,影响油气田的稳定生产。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220475592.9)公开了一种用于天然气开采的螺旋流排水采气装置,由进气段、收缩段、平直段以及扩散段组成,通过产生螺旋流,提高天然气的携液能力,达到气井排水采气的目的。但产生的螺旋流持续距离有限,尤其是在气田开采后期,气井压力降低,气体流量变小,螺旋流持续距离变短,无法携带积液通过管道上升段,积液会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管道低洼处,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积液清除及段塞流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多起伏湿气集输管路积液及段塞控制装置,将止回阀和旋流发生器整合为一体,能够将管线中的积液带离低洼处并防止已被带离的积液重新返回低洼处。同时本发明还能显著降低液塞长度,减小段塞流危害。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起伏湿气集输管路积液及段塞控制装置,主要包括止回阀、旋流发生器、直管段、上游法兰和下游法兰,止回阀和旋流发生器安装于直管段内部,且止回阀、旋流发生器、直管段三者位于同一轴线上,旋流发生器位于止回阀的下游,直管段进、出口分别设置有上游法兰和下游法兰。
所述的止回阀主要由环形导流基座、压盖、十字支撑架、导杆、橡胶圈和缓冲弹簧组成,环形导流基座为环状体,其外径与直管段内径相同,环形导流基座的入口为渐缩结构,出口为下宽上窄的楔形;压盖为有一定厚度的圆盘,圆盘的纵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楔形,沿周向侧面安装有橡胶圈,与环形导流基座的楔形面能够紧密配合,压盖中心设有通孔;十字支撑架由两根交叉成十字的不锈钢棒构成,两根不锈钢棒端部焊接于直管段内壁上,其构成的平面与直管段轴线垂直,十字支撑架中心安装有导杆,导杆上安装有缓冲弹簧,导杆的自由端置于压盖中心通孔内,压盖可沿导杆做往复运动。
所述的旋流发生器主要由旋流叶片和中心轴组成,旋流叶片沿中心轴环绕布置,且旋流叶片外缘与直管段内壁紧密贴合,中心轴轴线与直管段的轴线重合,中心轴上游端面固定于十字支撑架的中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止回阀和旋流发生器整合为一体,有效控制了螺旋流排液过程中液体的回流;
(2)可消除地形起伏诱发的段塞流;
(3)本发明可水平、倾斜或竖直布置,可在管线不停输前提下完成排液,运行成本低,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止回阀轴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排液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回流控制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工作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15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池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学龄儿童习惯培养系统及提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