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光器件保偏尾纤末端进行定轴操作的方法及光纤连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01473.0 | 申请日: | 2016-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5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郑帅峰;田自君;朱学军;舒平;郑德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地址: | 4000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光 器件 保偏尾纤 末端 进行 操作 方法 光纤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保偏尾纤的光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对光器件保偏尾纤末端进行定轴操作的方法及光纤连接头。
背景技术
用于光通信、光传感、微波光子学等领域的光器件(如铌酸锂调制器等波导类光器件),为满足其应用需求,通常会在这类光器件上集成带连接头的保偏尾纤,在制作保偏尾纤时,需要对保偏尾纤的工作轴向进行定轴操作(即通过连接头和保偏尾纤的相对位置来对保偏尾纤的工作轴向进行标定),现有技术在进行定轴操作时,一般通过成像系统来监测和判断保偏尾纤应力区轴线与连接头定位键的相对角度位置,从而实现保偏尾纤的定轴操作,这种定轴操作方式存在操作麻烦、误差较大以及操作效率较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对光器件保偏尾纤末端进行定轴操作的方法,所述光器件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均连接有带连接头的保偏尾纤,对应其中一种端口的保偏尾纤记为尾纤A,对应另一种端口的保偏尾纤记为尾纤B(光器件的输入输出模式最为常见的是单输入单输出,但也有多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故前述限定中,仅按“输入”和“输出”将端口划分为了两种,也即是说,实际应用时,尾纤A和尾纤B都有可能是单根或多根,相应的连接头A和连接头B的数量与之匹配),对应尾纤A的连接头记为连接头A,对应尾纤B的连接头记为连接头B;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偏尾纤已预先集成在光器件上;对于具备起偏功能的光器件,按方法一将连接头与保偏尾纤连接;对于不具备起偏功能的光器件,按方法二将连接头与保偏尾纤连接;
方法一:
1)将连接头A插接在消光比测试仪的输入接口上;所述输入接口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连接头A和连接头B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结构匹配的定位结构,在限位结构和定位结构的相互作用下,连接头A和连接头B能以唯一的位置关系插接在输入接口上;将尾纤A的外端松套在连接头A内;
2)将尾纤B的外端与光源连接,启动光源和消光比测试仪,然后传动尾纤A的外端在连接头A内旋转,旋转过程中,观察消光比测试仪显示的偏振角度,当偏振角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控制尾纤A的外端停止旋转,将尾纤A的外端与连接头A固定连接;
3)将连接头A与光源连接(基于本领域的基本常识可知,在步骤2)的操作完成后,还需对尾纤A和连接头A的外端面进行整体研磨抛光,之后再将连接头A与光源连接),将连接头B插接在消光比测试仪的输入接口上,将尾纤B的外端松套在连接头B内;传动尾纤B的外端在连接头B内旋转,旋转过程中,观察消光比测试仪显示的偏振角度,当偏振角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控制尾纤B的外端停止旋转,将尾纤B的外端与连接头B固定连接(与前述的研磨抛光操作相似地,尾纤B和连接头B固定好后,也需对尾纤A和连接头A的外端面进行整体研磨抛光);定轴操作完成;
方法二:
1)将连接头A插接在消光比测试仪的输入接口上;所述输入接口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连接头A和连接头B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结构匹配的定位结构,在限位结构和定位结构的相互作用下,连接头A和连接头B能以唯一的位置关系插接在输入接口上;将尾纤A的外端松套在连接头A内;
2)将尾纤B的外端通过一起偏装置与光源连接,尾纤B和起偏装置连接时,使所述起偏装置输出的线偏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尾纤B的快轴或慢轴(具体操作时,可采用现有的保偏熔接工艺实现);尾纤B和起偏装置连接时,使所述起偏装置输出的线偏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尾纤B的快轴或慢轴;启动光源和消光比测试仪,然后传动尾纤A的外端在连接头A内旋转,旋转过程中,观察消光比测试仪显示的偏振角度,当偏振角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控制尾纤A的外端停止旋转,将尾纤A的外端与连接头A固定连接;
3)将连接头A与所述起偏装置连接(基于本领域的基本常识可知,在步骤2)的操作完成后,还需对尾纤A和连接头A的外端面进行整体研磨抛光,之后再将连接头A与光源连接),连接头A和起偏装置连接时,使所述起偏装置输出的线偏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尾纤A的快轴或慢轴;将连接头B插接在消光比测试仪的输入接口上,将尾纤B的外端松套在连接头B内;传动尾纤B的外端在连接头B内旋转,旋转过程中,观察消光比测试仪显示的偏振角度,当偏振角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控制尾纤B的外端停止旋转,将尾纤B的外端与连接头B固定连接(与前述的研磨抛光操作相似地,尾纤B和连接头B固定好后,也需对尾纤A和连接头A的外端面进行整体研磨抛光);定轴操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014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