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处理方法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9053.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7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郑毅;侯雪颖;沈晓冬;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2 | 分类号: | H04W28/02;H04W28/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李梅香;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处理 方法 基站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及基站,所述干扰处理方法包括:在完成下行控制信息传输之后,在传输帧的保护间隔时间内监听是否有邻小区发送下行业务指示,形成监听结果;根据所述监听结果,处理所述下行业务指示对应的下行业务对本小区上行业务接收的干扰;通过下行业务指示的接收,可以通过规避、干扰消除以及干扰抑制等方式可以减少上下行干扰导致的通信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5G组网的场景下,由于上下行业务的不确定性,在同向的小区间干扰的基础上,还会进一步叠加上下行的交叉时隙干扰。
如图1所示,基站与驻扎在其形成的小区内终端会相互通信,例如,基站向终端发送下行信号,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信号。通常下行信号之上承载有下行业务;上行信号上承载有上行业务。图1中基站之间的干扰和终端之间的干扰为不同小区的上下行信号相互干扰导致的交叉时隙干扰。终端对终端的干扰一般影响较小,但由于基站通常会部署在较高的位置,基站和基站之间多数是空旷没有遮挡的,接近直射的环境,传播损耗较小,并且基站的功率较大,使得基站对基站间的干扰较大。因此,基站到基站的干扰已经成为急需要解决的干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及基站,至少部分解决上述干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干扰处理方法,包括:
在完成下行控制信息传输之后,在传输帧的保护间隔时间内监听是否有邻小区发送下行业务指示,形成监听结果;
根据所述监听结果,处理所述下行业务指示对应的下行业务对本小区上行业务接收的干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下行控制信息传输之后,在所述传输帧的转换间隔内从下行发送状态转换成所述上行接收状态;
所述在传输帧的保护间隔时间内监听是否有邻小区发送下行业务指示,形成监听结果,包括:
在完成所述上行接收状态转换之后,在位于所述转换间隔后的所述保护间隔内监听是否有邻小区发送所述下行业务指示,形成所述监听结果。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在完成下行控制信息传输之后,在传输帧的保护间隔时间内监听是否有邻小区发送下行业务指示,形成监听结果,包括:
在所述保护间隔时间内监听是否有邻小区发送下行业务指示,获取所述下行业务指示的信号能量和/或信道信息;
和/或,
在所述保护间隔时间内监听是否有邻小区发送下行业务指示,获取所述下行业务指示携带的所述下行业务的发送参数;其中,所述发送参数为进行所述干扰的处理提供依据参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发送参数包括长度信息、波束信息、编码指示信息及业务负载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所述长度信息包括所述下行业务的传输时长和/或传输子帧个数;所述波束信息包括所述下行业务的波束方向和/或波束标识;所述编码指示信息包括所述下行业务的编码调制方式;所述业务负载信息包括所述下行业务的负载量。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根据所述监听结果,处理所述下行业务指示对应的下行业务对本小区上行业务接收的干扰,包括:
根据所述监听结果,判断是否有邻小区在本小区进行所述上行业务接收的时间内将有所述下行业务发送;
当有邻小区在所述本小区进行所述上行业务接收的时间内有所述下行业务发送时,采用干扰消除、干扰抑制和/或规避进行所述上行业务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9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型楼控电子继电器
- 下一篇:继电器触点去氧化模块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