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天线接口静电防护电路以及调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97822.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德勇;刘秀丽;杨华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H04B1/10;H04B1/18;H02H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天线 接口 静电 防护 电路 以及 调试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射频天线接口静电防护电路以及调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3G、4G无线通信行业终端,在例如车载应用的特定行业应用需求中,常使用金属杆状的车载鞭状天线,这样的车载天线直接裸露空气中,强静电、感应雷电等较强的浪涌冲击电流通过裸露的天线直接导入设备可能导致设备内部射频器件的损坏。该类行业应用终端,经常具有较高的发射功率,集成浪涌防护器件对浪涌冲击响应时间短,可很好的防护静电类浪涌冲击,但该类器件一般不能持续承受设备较大的发射功率;而可持续承受较大发射功率的浪涌防护器件一般不能很好的防护浪涌作用时间很短如静电类浪涌冲击。采用腔体滤波器也是天线口浪涌防护的有效方案,但腔体滤波器体积大,势必增加了无线设备的体积和重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射频天线接口静电防护电路,该电路包括:
无线通信模块、射频天线接口、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以及阻抗匹配电容,
所述射频天线接口,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射频主通路与所述射频天线接口连接,用于处理所述射频天线接口接收的无线信号,以及处理所述射频天线接口发送所需的无线信号;
所述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一端与所述射频主通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其长度为由所述射频主通路的中心工作频率确定的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其阻抗与所述射频主通路阻抗相同;
所述阻抗匹配电容,一端与所述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的接地端连接,一端直接接地。
优选的,所述电路采用PCB制版工艺。进一步优选的,依据PCB制版工艺情况,所述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的长度可以是所述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的0.95~1.05倍。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射频天线接口静电防护电路的调试方法,包括:通过调节所述阻抗匹配电容的大小来降低所述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对所述射频主通路的射频功率损耗。进一步的,所述射频主通路一端接信号源,一端接频谱仪,通过所述频谱仪测试所述射频功率损耗。
本发明提供的射频天线接口静电防护电路,能够有效防护射频口因为裸露射频天线导入的浪涌电流造成的射频器件损坏,而且该电路体积小,重量轻,设计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天线接口静电防护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射频天线接口静电防护电路PCB制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射频天线接口静电防护电路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01、射频天线接口102、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103、阻抗匹配电容104。
无线通信模块101是一个能发射、接收无线信号的无线通信处理单元,通过射频主通路与射频天线接口102连接,负责处理射频天线接口102接收的无线信号和射频天线接口102发送所需的无线信号。
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103的一端与射频主通路连接,一端与地连接。设计四分之一波长线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按照主射频通路的中心工作频率确定工作波长,而后以四分之一波长确定微带线长度;2,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的阻抗与主射频通路相同;3,为承受较大的浪涌电流,四分之一波长微带线应尽可能宽一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78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软件维护方法
- 下一篇:基于瞳孔识别的字体调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