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97005.0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董润莎;苏飞;韩玉辉;李珂;周银河;童磊;师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张娜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移动 通信 网络 质量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用以精细地反映用户使用智能终端上运行的第一应用程序时感知到的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将用户操作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一应用程序时产生的业务请求按照第一应用程序的业务动作进行分类,确定每个业务请求类型;根据每个所述业务请求类型,确定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信令流程;根据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信令流程,确定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业务特征;根据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业务特征,以及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信令流程,确定所述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在所述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估指标下的网络性能,本发明能够精确地反映移动通信网络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例如,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用户应用数据业务开启移动互联网生活,不仅造成了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紧张,而且也给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业务(例如,QQ业务)时,可能会由于多种问题(例如,应用程序业务软件问题、智能终端硬件性能问题或者移动通信网络问题)造成终端业务无法正常应用,而影响用户的体验,但用户可能无法区分到底是上述哪种问题导致的终端业务无法正常应用,并把大部分责任归咎到运营商网络质量上。因此,用户对主流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业务软件使用性能的体验、感知也影响通信运营商的形象。因此,为了提升用户感知,提高用户对通信运营商的满意度,建立用户对通信运营商的忠诚度,评估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质量是各大通信运营商的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
现有技术,主要从分析数据源、分析对象以及分析方法三个方面入手来分析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其中,分析数据源主要有: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网页浏览数据、流媒体播放数据等;分析对象主要有:网元设备、业务接入点、终端、用户属性等;分析方法主要有:DT/CQT的测试方法,端到端分析优化法,分层法(包含用户感知、网络质量和资源均衡评估)。评估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步骤为:从分析数据源中选取特定业务,确定该特定业务质量指标及预设门限值,根据该特定业务质量指标评估该特定业务质量并制定优化策略。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评估方法主要针对一般业务,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浏览类业务、流媒体视频播放业务、下载类业务的评测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到智能终端主流业务软件的大量使用和移动网络通信质量的相互影响,例如,微信实时在线和多次少量信息发送的特性,手机淘宝、美丽说等流式图片浏览的特性,且运营商需要定位主流业务软件使用问题(程序、网络、终端、服务器等),现有评估移动网络通信质量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能反映用户使用智能终端其特定业务所感知到的移动通信网络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方法和装置,用以精细地反映用户使用智能终端上的一应用程序时感知到的移动通信网络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移动通信网络质量的方法,包括:将用户操作运行在移动终端上的第一应用程序时产生的业务请求按照第一应用程序的业务动作进行分类,确定每个业务请求的业务请求类型;其中,业务请求类型与业务动作对应,同一个业务请求类型中的业务请求用于执行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业务动作;根据每个业务请求类型,确定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信令流程;根据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信令流程,确定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业务特征;一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业务特征用于反映与该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业务动作的主要业务功能;根据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业务特征,以及每个业务请求类型对应的信令流程,确定移动通信网络质量在包括至少一个评估指标的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估指标下的网络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7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