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古铜工艺陶瓷及其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5743.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6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苏建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佳诚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8/20 | 分类号: | C03C8/20;C04B41/86;C04B3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仿古铜 工艺陶瓷 陶瓷坯体 制作工艺 釉料 高岭土 硅酸锆粉末 三氧化二铁 低温熔块 二氧化锰 偏钒酸铵 陶瓷生产 温度调节 艺术效果 古铜色 硅酸铅 碳酸锂 氧化镍 氧化铜 石墨 石英 烧成 施釉 铜色 釉面 烧制 燃烧 创作 | ||
本发明属于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铜工艺陶瓷及其制作工艺。该种仿古铜工艺陶瓷,包括陶瓷坯体和设置于陶瓷坯体上的仿古铜釉料,所述仿古铜釉料的原料包括硅酸铅、石英、紫金石、石墨、氧化铜、低温熔块、硅酸锆粉末、高岭土、碳酸锂、三氧化二铁、氧化镍、偏钒酸铵、二氧化锰。上述仿古铜工艺陶瓷,所烧制出的釉面随着燃烧温度的增加可适当的提升釉面的亮度,根据创作的需要获得通过施釉厚度和烧成温度调节可获得暗古铜色至亮铜色,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此外,本发明提供了针对上述仿古铜工艺陶瓷的温度控制,可以批量工业化生产、可快速推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古铜工艺陶瓷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消费者对于工艺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古铜工艺品通常作为香炉、佛像、花瓶等高端摆件使用,铜器的工艺比较复杂,每件铜器的制作过程都需用很多时间来完成,出模之后的后期修整全是手工的,因此铜制品售价高、产量低。
而陶瓷制品复制性强、生产率高、速度快,可作为替代铜制品的理想材料,但现有陶瓷制品装饰主要靠釉面,釉面为附着在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其过于鲜亮、光滑,在仿制古铜制品时缺乏古朴的韵味,使得现有陶瓷釉面效果无法达到与古铜相似的效果,因此如果能提供一种能仿制出古铜工艺效果的瓷器,则可减少古铜制品的需求,生产出价格低、质量好的工艺品,有具有积极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广泛适用于艺术陶瓷或家用陶瓷的仿古铜工艺陶瓷。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仿古铜工艺陶瓷,包括陶瓷坯体和设置于陶瓷坯体上的仿古铜釉料,所述仿古铜釉料按照重量份计如下:硅酸铅20-30份、石英10-15份、紫金石10-15份、石墨10-15份、氧化铜5-10份、低温熔块5-10份、硅酸锆粉末5-10份、高岭土1-5份、碳酸锂1-5份、三氧化二铁1-5份、氧化镍1-5份、偏钒酸铵1-5份、二氧化锰1-5份。
优化的,仿古铜釉料按照重量份计如下:硅酸铅26份、石英13份、紫金石12份、石墨11份、氧化铜6份、低温熔块6份、硅酸锆粉末5份、高岭土4份、碳酸锂2份、三氧化二铁4份、氧化镍5份、偏钒酸铵3份、二氧化锰3份。
优化的,仿古铜釉料按照重量份计如下:硅酸铅21份、石英15份、紫金石11份、石墨12份、氧化铜8份、低温熔块7份、硅酸锆粉末9份、高岭土5份、碳酸锂3份、三氧化二铁3份、氧化镍2份、偏钒酸铵2份、二氧化锰2份。
优化的,仿古铜釉料按照重量份计如下:硅酸铅24份、石英14份、紫金石11份、石墨13份、氧化铜5份、低温熔块9份、硅酸锆粉末6份、高岭土3份、碳酸锂4份、三氧化二铁2份、氧化镍3份、偏钒酸铵5份、二氧化锰1份。
仿古铜工艺陶瓷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制作上述的仿古铜工艺陶瓷,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仿古铜釉原料配方称重配比,将原料将均匀混合、粉碎、湿球磨,制得釉浆;
步骤二,制作陶瓷坯体,等待陶瓷坯体表面自然风干;
步骤三,将步骤二制得的陶瓷坯体放入窑炉中素烧成型,制成素坯;
步骤四,带素坯冷却后,在素坯上施步骤1制得的仿古铜釉釉浆;
步骤五,陶瓷坯体干燥后入窑烧制,还原气氛烧成,烧成温度为1230-1250℃,窑炉升温至烧成温度后,停火,缓慢降温。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仿古铜釉料湿球磨时料:球:水=1:1.2:0.7。
进一步的,步骤四施釉时釉浆调整为50-70波美度。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施釉厚度为0.3-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佳诚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佳诚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5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