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客车用转运小车的辅助位置定位销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94780.0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45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吴义;何平;丁延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B5/04 | 分类号: | B62B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客车 转运 小车 辅助 位置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体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客车用转运小车的辅助位置定位销。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客车车体安装过程中,车架的安装较为复杂,需要多种转运小车或工艺车对各部件进行位置的移动。由于现有的转运小车或工艺车只通过滚轮进行移动,需要人工进行车体的稳定,比较耗费人力,不易进行工作。因此,针对现有转运小车的停放时易晃动或移动问题,设计一种定位销,便于对转运小车的位置进行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客车用转运小车的辅助位置定位销,通过采用一导柱、导筒和固定座形成的便于调节的结构,通过在导柱的端部固定一接地端子,通过接地端子的弹性变形来提高该定位销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将该转运小车的位置进行稳定,再通过导柱的上下伸缩进行定位销的调节,解决了现有转运小车的停放时易晃动或移动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客车用转运小车的辅助位置定位销,包括导筒、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和导柱,所述导筒一端开有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所述导筒的周侧开有第三开槽口;所述第三开槽口与第一开口槽相互贯通;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在导筒周侧,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在第一固定座上;所述导柱与导筒滑动配合;所述导柱一端固定有接地端子;所述导柱另一端固定有拖动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为一U型槽钢,所述U型槽钢的槽口与导筒的周侧配合,再通过焊接固定,为该导筒周侧提供一个平面,便于对该定位销的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端子包括一圆环和一弹性座。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为不锈钢环,厚度在3mm-6mm的范围,所述圆环一端面为阶梯面;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圆环固定在导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座包括一橡胶导柱和一橡胶圆板;所述橡胶圆板与圆环的阶梯面配合;所述橡胶导柱与圆环的环孔配合;所述橡胶导柱的长度大于圆环的厚度,差值在0-10mm的范围,该弹性座便于将该转运小车限定在地面上,通过将弹性座与地面接触,通过弹性座的弹性变形使得弹性座与地面接触面增大,从而增大摩擦力,稳定该转运小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座为一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一表面开有贯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转运小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的周侧固定有支点;所述支点与第一开口槽和/或第二开口槽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点为一不锈钢圆柱,用于该导柱与导筒配合时,对导柱位置的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开口深度在5mm-10mm,所述第二开口槽的槽面固定有磁铁片,便于对支点进行吸附,避免支点自由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槽口位置上与第一开口槽位置上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开槽口的槽深在1cm-2cm的范围,所述第三开槽口的槽面固定有磁铁片,便于对支点进行吸附,避免支点自由移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针对转运小车的停放时易晃动或移动等问题设计的一种定位销,采用一导柱、导筒和固定座形成的便于调节的结构,通过在导柱的端部固定一接地端子,通过接地端子的弹性变形来提高该定位销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将该转运小车的位置进行稳定,再通过导柱的上下伸缩进行定位销的调节。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客车用转运小车的辅助位置定位销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客车用转运小车的辅助位置定位销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导筒的结构主视图;
图4为导筒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导筒的结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4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铜铝散热器
- 下一篇:风扇(手持狐狸HJ‑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