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及其集热液体的流程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92073.8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2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荣吉 |
| 主分类号: | F24S23/71 | 分类号: | F24S23/71;F24S10/75;F24S50/00;F25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白改芳 |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热 毛细管 吸热器 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 抛物聚光器 集热单元 流程控制 流动路径 液集液管 分液管 可调整 复合 进液 辐射能 方式接入 集热效率 液体吸收 盖板 透光 分置 壳体 反射 并列 体内 | ||
1.一种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该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包括:
壳体,其具有能够透过阳光的盖板;以及
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集热部;其包括:
管路,其包括分置的进液分液管和出液集液管;以及
置于所述进液分液管和所述出液集液管之间的、若干个并列的集热单元;
其中,每个所述集热单元包括复合抛物聚光器以及跨列式置于所述复合抛物聚光器上的毛细管吸热器;
集热液体在所述管路和至少一部分所述毛细管吸热器之间形成流动路径,且通过可调整的方式调整接入所述流动路径的所述毛细管吸热器的个数;
所述毛细管吸热器内的集热液体吸收由所述复合抛物聚光器反射的太能辐射能;
所述管路上分布有若干个电动阀门,通过调整各个所述电动阀门的开关状态,处于开状态的电动阀门能够使得集热液体在所述进液分液管、所述出液集液管和所述毛细管吸热器之间形成可调整的、多级毛细管吸热器吸热的流动路径;
其中,以进液分液管上游到下游的方向为毛细管吸热器的吸热级数递增的方向,则级数较高的高温级的毛细管吸热器的吸热面积≥处于级数较低的低温级的毛细管吸热器的吸热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还包括控制部,其与各个电动阀门均为电连接,用于调整各个所述电动阀门的开关状态;
且在经所述控制部调整各个所述电动阀门的开关状态形成的流动路径中,在毛细管吸热器的吸热级数递增的方向上,当毛细管吸热器的总吸热级数为奇数时,设于所述进液分液管上的最下游的电动阀门应当关闭,设于所述出液集液管上的最下游的电动阀门应当打开;当毛细管吸热器的吸热级数为偶数时,设于所述进液分液管上的最下游的电动阀门应当打开,设于所述出液集液管上的最下游的电动阀门应当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上还设有调节流量控制阀,通过所述控制部调整所述调节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来调整集热液体在所述流动路径中的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还包括传感器组,其包括:
第一传感器组,其设于所述进液分液管的上游,用于检测集热液体在进口处的特征参数;
第二传感器组,其设于所述出液集液管的下游,用于检测集热液体在出口处的特征参数;以及
第三传感器组,其设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所处的环境中,用于检测环境参数;
其中,上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传感器组分别与所述控制部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部提供用于调整各个所述电动阀门的开关状态的基准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毛细管吸热器的轴向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复合抛物聚光器与所述毛细管吸热器在该长度方向的尺寸相适应,且所述复合抛物聚光器的截取比的范围为0~4/5。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吸热器沿长度方向置于所述复合抛物聚光器的焦点圆上,且所述毛细管吸热器的管径≤4mm。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光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将两路及以上的所述毛细管吸热器并联形成毛细管组,所述毛细管组的两侧分别通过二级分液器与所述进液分液管和所述出液集液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荣吉,未经徐荣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920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