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墙体填充用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88669.0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6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蔡纯荣;陶冶;夏昕;池召坤;黄立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永信美绿建新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38/10;C04B111/4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前海律师事务所44323 | 代理人: | 王松柏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填充 泡沫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墙体填充用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基泡沫混凝土是将气泡均匀引入水泥浆中,经成型和养护而形成的含大量气孔的轻质混凝土。由于其具有质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A级不燃等优点,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保温、墙体隔断、基坑处理、护坡处理等领域。由于各领域对泡沫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同,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改变气泡的加入量来控制泡沫混凝土的密度,并通过添加不同的功能组分来实现特殊性能。
泡沫混凝土应用于墙体材料通常存在一些问题,如使用普通硅酸盐制备的泡沫混凝土凝结时间较长,极易出现塌模、下沉等现象;而使用硫铝酸盐水泥制备的泡沫混凝土由于凝结时间短,水化快,易出现表面易粉化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易塌模和下沉、且表面不易粉化的墙体填充用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墙体填充用泡沫混凝土,其原料包括胶凝材料、拌合水、发泡剂、憎水剂、稳泡剂、促凝剂和减水剂;其中:
胶凝材料为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的混合物,铝酸盐水泥质量为硅酸盐水泥质量的10%~20%;拌合水、发泡剂、憎水剂、稳泡剂、促凝剂、减水剂的质量分别为胶凝材料质量的38%~45%、0.5%~1%、1.5%、0.05%~0.2%、1%~3%、0.6%~0.8%。
进一步的,发泡剂为动物蛋白发泡剂。
进一步的,憎水剂为硬脂酸钙。
进一步的,稳泡剂为甲基羟乙基纤维素醚。
进一步的,促凝剂为铝酸钠。
进一步的,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白糖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的混合物,其中,聚羧酸减水剂、白糖和羟基乙叉二膦酸的质量比为1:(0.1~0.2):(0.1~0.3),且减水剂的含固量为12%~15%。
二、上述墙体填充用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发泡剂和水混合后进行发泡,获得泡沫;
混合胶凝材料、憎水剂、稳泡剂和促凝剂获得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减水剂和拌合水,经搅拌获得浆体;
混合泡沫和浆体获得泡沫混凝土。
进一步的,将发泡剂和水混合后进行发泡中,发泡剂和水的质量比为1:30。
本发明中,胶凝材料由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按比例混合而成,其与水反应生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石,为泡沫混凝土提供骨架。促凝剂和减水剂中的缓凝剂作为凝结时间调整组分,可根据环境温度调整泡沫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至合适区间,防止浆体出现塌模和下沉等现象。减水剂主要用来降低泡沫混凝土的水胶比,在减少泌水通道产生的同时,提高泡沫混凝土强度。发泡剂在机械外力作用下,形成憎水基团向外、亲水基团向内的稳定泡沫。稳泡剂可增加浆体粘度,同时还可加强泡沫强度,提高泡沫在浆体中的稳定性,进一步减少由泡沫破裂、外溢而导致的泡沫混凝土的塌模和下沉。憎水剂不仅可显著降低泡沫混凝土的吸水率,还能强化泡沫的稳定性,起到稳泡作用。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度、凝结时间短、低吸水率、低收缩、不易塌模、不易下沉、表面不易粉化的特点。所得泡沫混凝土的干容重为300~500kg/m3,强度为0.4~1.5MPa,凝结时间为2~5小时,24小时吸水率低于10%;浇筑成型后7天后,未出现任何凹陷现象,经拆模取样发现墙体上下容重偏差不到5%,防火等级为A级,是墙体填充材料的良好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原料中,胶凝材料中铝酸盐水泥质量为硅酸盐水泥质量的10%,拌合水、发泡剂、憎水剂、稳泡剂、促凝剂、减水剂的质量分别为胶凝材料质量的45%、1%、1.5%、0.2%、3%、0.6%。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白糖和HEDP的混合物,聚羧酸减水剂、白糖和HEDP的质量比为1:0.2:0.3,其含固量为15%。
按照上述配比取各原料并制备泡沫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永信美绿建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永信美绿建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8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