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促红素类注射液的预充式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86780.6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3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春;厉颖;戴素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李艳,许亦琳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保护装置 促红素类 注射液 预充式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促红素类注射液的预充式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医药市场上促红素类产品有注射液和冻干粉针两种剂型,使用西林瓶包装或预充式包装,西林瓶装的产品在使用时,需要先打开包装,然后再用注射器抽吸,这样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注射器的针头与针管连接处的死腔易产生药液残留,使用量不准确。另外普通针头皮下注射面积大,使患者疼痛感增加。同样,粉针需加入液体复溶后使用,也会产生同样的问题。
预充式注射器是以预充式注射器作为产品的内包装,它是将注射药物直接灌装在预充式针管中,且针管上安装有注射针头,将注射器和药液包装容器合二为一,使用时直接注射,非常方便。预充式注射器作为一种直接接触药物的内包材,与传统包材(西林瓶或安瓿包装)相比,更为安全便捷。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预充式注射器均未安装安全防护装置,预充式注射器的针头容易刺伤医护人员及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安全保护装置的促红素类注射液的预充式制剂。在注射完成后安全防护装置能弹出,保护针头不伤及医护人员及患者。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带安全防护装置的预充式注射器,包括针管、活塞、针头、针头护帽和推杆,针管为开口的中空圆柱体,针管前端的锥头上固定有针头,针头上套接针头护帽,针头护帽内设有与针头配套的密封胶塞,针管中设有一活塞,活塞与推杆连接,所述针管的后端设有针管凸缘;所述预充式注射器还包括安全防护装置,所述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外筒和套设于外筒内的第一内筒,所述第一内筒经弹性部件活动套设在所述针管外,所述外筒的后端设有针管凸缘位移限制部件,所述第一内筒包括针头保护部分,第一内筒的外壁及外筒的内壁对应设有防止第一内筒后端脱出外筒的第一限位组件和阻挡第一内筒前端往针头方向运动的第二限位组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内筒外壁上的第一限位部,所述外筒的内壁上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二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多个,并沿圆周方向均匀排布。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设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外壁上向外凸起的第一卡紧部、以及位于所述外筒前端的第二卡紧部,所述第一卡紧部与所述第二卡紧部弹性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卡紧部上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圆周方向分布。
预充式注射器优选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环绕在所述第一内筒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外筒内设有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固定在所述针管凸缘位移限制部件上,所述第二内筒内设有卡槽,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卡槽上。
优选地,所述外筒的后端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针管凸缘位移限制部件上,所述凸缘位于所述固定架和所述针管凸缘位移限制部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针头直径为0.2~0.5mm,针头的针尖为双斜面、三斜面或五斜面。
优选地,所述针管容积为1ml、2ml、2.25ml、2.5ml、3ml或5ml。
优选地,所述针头护帽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预充式注射器的针管中预充有促红素类药液,所述促红素类药液选自重组人促红素,重组人促红素-杂合Fc融合蛋白,重组人促红素-Fc融合蛋白,改构型重组人促红素,聚乙二醇化重组人促红素或重组人促红素的氨甲酰化衍生物,形成带安全保护装置的促红素类注射液的预充式制剂。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预充式注射器及带安全保护装置的促红素类注射液的预充式制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医护使用极为方便,无需抽吸,无需安装针头,降低患者的注射成本;
1、避免使用稀释液后反复抽吸而导致胶塞屑的产生,减少残留和二次污染机会;
2、无死腔设计,可被充分利用,无残留药液,用药剂量更准确;
3、单位剂量体积小,注射时胀痛感较轻;
4、针头锐利,方便操作,减少刺痛感;
5、一次性使用,直接注射,减少污染风险,增加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6、注射完成后,人为激发安全装置,内筒弹出后,完全套住注射针头,可有效保护医护人员免受针刺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激发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激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卡紧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茂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6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GBM多模态磁共振图像分割方法
- 下一篇:输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