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薯耐逆相关蛋白IbFBA2、编码基因、重组载体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5720.2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75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苏在兴;高闰飞;唐维;后猛;张允刚;刘亚菊;王欣;闫会;马代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2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胡亚辉 |
地址: | 2211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基因 重组载体 蛋白 植物响应 甘薯 耐逆转基因植物 应用 氨基酸序列 转基因植物 目的植物 逆境胁迫 核苷酸 可调控 位点 蛋白质 胁迫 响应 培育 | ||
本发明公开了甘薯耐逆相关蛋白IbFBA2、编码基因、重组载体与应用。该IbFBA2蛋白为序列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其编码基因是序列1所示的DNA分子;含有所述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为将序列1自5’端第28位至第1584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插入到pGWB12的两个attR位点之间得到的重组载体。本发明的IbFBA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和重组载体可调控植物响应ABA胁迫,将编码IbFBA2蛋白的DNA分子导入目的植物,可得到响应ABA处理的转基因植物。本发明的IbFBA2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在提高植物响应逆境胁迫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耐逆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甘薯耐逆相关蛋白IbFBA2、编码基因、重组载体与应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高产稳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随着气候等全球生态的日益恶化,干旱、盐渍等极端环境常常对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造成重大损害。脱落酸(absic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正常新陈代谢及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多种信号调控途径。脱落酸也被称为“逆境植物激素”,在抵御外界环境胁迫(包括干旱、低温、盐渍、渗透等非生物胁迫和病虫害等生物胁迫)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植物响应ABA处理的分子机制,进而通过遗传改良的方法调控植物的耐逆性,已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及农业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挖掘植物响应ABA处理相关功能基因,对培育耐逆稳产作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与甘薯耐逆相关蛋白IbFBA2。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IbFBA2蛋白,来源于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为如下(1)或(2)的蛋白质:
(1)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的蛋白质;
(2)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与植物耐逆性相关的由(1)衍生的蛋白质。
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由39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上述蛋白质中,所述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是指不多于十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编码所述IbFBA2蛋白的基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IbFBA2蛋白的编码基因,是如下(1)-(4)中任何一种DNA分子:
(1)SEQ ID NO:1自5’末端起第97位至第1293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2)SEQ ID NO:1所示的DNA分子;
(3)在严格条件下与(1)或(2)限定的DNA分子杂交且编码与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4)与(1)或(2)限定的DNA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编码与植物耐逆性相关蛋白的DNA分子。
所述严格条件为用6×SSC,0.5%SDS的溶液,在65℃下杂交,然后用2×SSC,0.1%SDS和1×SSC,0.1%SDS各洗膜一次。
其中,序列SEQ ID NO:1的长度为1617bp,其开发阅读框(ORF)为来自5’末端第97位至第1293位碱基,其编码氨基酸序列是序列表中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含有所述IbFBA2蛋白的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57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