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5590.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1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平;张达方;李亮;高东昇;胡强;孙永辉;成亮;王日金;彭景;王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6 | 分类号: | F02C7/06;F02C7/22;F02C7/28;F02C9/00;F01D25/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 43211 | 代理人: | 胡亮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封设备,包括滑油油封系统、燃油油封系统和油封控制系统,滑油油封系统与发动机的滑油进油口相连,燃油油封系统与发动机的燃油进油口相连,油封控制系统分别与发动机、滑油油封系统和燃油油封系统相连,其中,油封控制系统用于在发动机冷运转情况下,控制滑油从发动机的滑油进油口注入,以及在发动机假开车的情况下,控制滑油从发动机的滑油进油口注入和燃油从燃油进油口注入,并按照预设的油压注入值控制滑油油封系统和燃油油封系统向发动机注油,以完成发动机的内部油封。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实行了油封作业过程的连续和封闭进行,提高了油封的质量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控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油封设备。
背景技术
按照发动机的使用维护要求,若一段时间内不使用发动机,则在封存前必须进行燃油和滑油系统油封,长期贮存的发动机,在基本贮存期满后,也要重新对发动机燃油和滑油系统进行重新油封,到使用的时候对发动机进行启封。目的是为了保证发动机在贮存期间的完好性,确保发动机在启封后能正常使用。油封分为内油封和外油封,油封的质量决定发动机的可存放期限和存放质量,现有发动机(例如涡轴发动机)的油封设备主要由油泵、控制器、压力显示仪表、电源适配系统及发动机电机控制器等附件组成,然而,油泵的供油压力选定后,一般情况下不可调。因此,现有发动机的油封设备在地面进行冷油封或热油封时,自动化程度低,从而导致外场机务人员对发动机油封过程中存在的劳动效率低、操作困难和油液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现有发动机的油封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封设备,以解决现有发动机的油封设备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封设备,包括滑油油封系统、燃油油封系统和油封控制系统,滑油油封系统与发动机的滑油进油口相连,燃油油封系统与发动机的燃油进油口相连,油封控制系统分别与发动机、滑油油封系统和燃油油封系统相连,其中,油封控制系统用于在发动机冷运转情况下,控制滑油从发动机的滑油进油口注入,以及在发动机假开车的情况下,控制滑油从发动机的滑油进油口注入和燃油从燃油进油口注入,并按照预设的油压注入值控制滑油油封系统和燃油油封系统向发动机注油,以完成发动机的内部油封。
进一步地,滑油油封系统包括第一油箱、第一油泵、第一油滤、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接头,第一油泵、第一油滤、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接头依次相连,第一油箱用于存放油封滑油,第一油泵的进油管与第一油箱相连用于对油封滑油增压以抽取油封滑油;第一油滤用于滤除油封滑油中的杂质;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油封滑油的注入;第一接头与发动机的滑油进油口相连用于将油封滑油注入发动机。
进一步地,滑油油封系统还包括第一溢流阀和第一节流阀,第一溢流阀和第一节流阀分别设置在第一油箱和第一电磁阀之间,第一溢流阀用于对油封滑油定压溢流以保护第一油泵中的滑油压力不超过最大工作压力,第一节流阀用于调节油封滑油的流量和压力以控制油封滑油的油压在设定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滑油油封系统还包括脱水控制部件,脱水控制部件用于对第一油箱存放的油封滑油作脱水处理以使油封滑油满足油封用油的要求。
进一步地,脱水控制部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继电器、电加温管和水气分离器,电加温管设置在第一油箱内,水气分离器设置第一油箱的上方,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器、继电器、电加温管依次串联,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油封滑油的温度;温度控制器用于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以导通或切断电加温管;电加温管用于加热第一油箱内的油封滑油以使油封滑油中的水汽化;水气分离器用于分离汽化的油封滑油中的水分。
进一步地,脱水控制部件还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用于在油封滑油加温脱水时,实现第一油箱内的油封滑油的自动循环,以防止电加温管处的油封滑油碳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5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