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置配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4612.3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6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于鸿祺;张茂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6 | 分类号: | H04W12/06;H04W76/14;G06F2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燕秋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配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配对方法,特别关于一第一装置以有线方式讲授权信息传递至一第二装置的步骤;首先该第二装置的连接接口依一连接线与该第一装置的验证连接接口电性连接;接着,该第一装置以虚拟验证磁盘模式与该第二装置电性连接;再来,该第二装置的应用程序存取该虚拟验证磁盘的验证信息;跟着,移除连接线使第二装置与第一装置电性连接中断;最后,该第二装置的该应用程序使用该验证信息通过该第二装置的一些无线网络传递至该第一装置的网络接口,最后存取该第一装置;依此,可使当第一装置为以储存功能为主的网络装置达成简单安全的取得存取授权,又或当第一装置为具有蓝牙联机的多媒体装置可快速的交换联机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相互配对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以有线连接方式将授权信息传递至另一装置,再以无线方式电性连接交换后续操作信息的装置配对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化的普及与大众化,人们利用电子设备带来的便利造就各式使用习惯及依赖性,也使各类工作信息及私密讯息遗留于各式电子设备中,且个人设备也不适合分享使用。
为使的各类讯息能够安全保存于各类电子设备,主要便以验证方式来确保个人隐私,其中验证方式主要有账号密码制、一次性密码制、实体验证锁等等;另外还有用配对方式来确保电子设备间存取的确定性,防止未经授权用户擅自使用电子设备,例如有Wi-Fi保护设置、蓝牙配对等等。
关于验证或配对的文献,多个专利如下:
中国台湾专利TW I519992揭示一种登录验证方法以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第一客户端向登录服务器发送第一登录请求,并接收该登录服务器根据该第一登录请求返回的原始字符与映像后字符之间的映像关系;第二客户端根据该映像关系向该登录服务器发送第二登录请求,该第二登录请求中包括根据该映射关系确定的与用户信息对应的映像后信息。该发明方案是通过两个客户端来实现联合登录,即便是计算机病毒感染了其中一个客户端,也无法获得具体的用户信息,从而有效提高登录验证的安全性,使用户的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中国台湾专利TW I520653揭示了一种无线安全自动配对方法、联机建立方法与无线存取点装置,适用一电子装置自动配对联机至一无线存取点装置,此无线安全自动配对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从电子装置联机至无线存取点装置。从电子装置传送网络标识符至无线存取点装置。在电子装置中接收从无线存取点装置传送的网络名称与密码。中断电子装置与无线存取点装置之间的联机。从电子装置传送包含网络标识符、网络名称及密码的联机要求至无线存取点装置。最后,通过无线存取点装置进行建立电子装置与无线存取点装置之间的联机。
中国台湾专利TW I506987揭示一种通信终端,其包括请求单元、发光单元、检测单元、摄像单元、解析单元和配对单元。请求单元在用户开启通信配对功能时发出配对信号。发光单元在用户开启通信配对功能时发特定光。检测单元检测是否接收到其他通信终端发出的配对信号,并在接收到其他通信终端发出的配对信号时发出摄像信号。摄像单元响应摄像信号对其他通信终端的发光单元发出的光进行摄像。解析单元解析所拍摄的影像。配对单元判断所拍摄影像是否包含特定参数,并在所拍摄影像包括特定参数时完成通信配对。
中国台湾专利TW I467978揭示用于有线或无线通信装置的安全配对,在一主通信装置与一外围通信装置之间达成,以建立一随意无线或有线网络。一唯一关于该周边装置的装置识别显示于该主装置上。为了接受该配对,用户确认该显示于该主装置上的装置识别与印于该周边装置上的装置识别匹配,且接着通过按下该周边装置上的一按键,或假设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技术在这些装置中实施,则通过将该周边装置置放为与该主装置接触或与其充分接近而完成该配对程序。因此,在不需要该周边装置上的一复杂用户接口的情况下达成安全配对。
然而,一般方案设备主要仍然以无线传输方式交换验证及配对信息,并未有效排除无线讯号撷取等安全性问题,且各类干扰导致数据交换失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46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