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导针连接器工装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83280.7 | 申请日: | 201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9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舜华;张云飞;曹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云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18 | 分类号: | H01R43/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104 | 代理人: | 吴澄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舜华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连接器 工装 | ||
1.一种金属导针连接器工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与石墨模具底模等长度等宽度,第一工装板的下板面设有阵列排布的凸起,凸起高度不低于实际石墨模具底模上烧结沉槽槽深与金属外壳厚度的差,凸起上设有第一工装板通孔,第一工装板上板面上设有2-10个圆柱形限位栓,限位栓与第一工装板通孔错开分布,限位栓高度为0.3-0.6cm;第二工装板一面设有阵列排布的圆柱状沉孔和与限位栓对应的圆柱状限位通孔,圆柱状沉孔底面直径比焊接金属环直径大0.1-0.2mm,圆柱状沉孔的深度比焊接金属环厚度大0.1mm;金属外壳置于石墨模具底模烧结沉槽中,焊接金属环置于圆柱状沉孔中,烧结沉槽和凸起对应卡合,金属外壳焊料孔、第一工装板通孔和圆柱状沉孔依次对应连通,限位栓插入限位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导针连接器工装板,其特征在于第二工装板圆柱状沉孔底部设有自动称重传感器,自动称重传感器连接中控端,中控端连接机械手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导针连接器工装板,其特征在于金属导针连接器的装配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排放金属外壳:震荡排序器静止状态下,将石墨模具底模放入震荡排序器,在石墨模具底模上分散放入数量多于烧结沉槽槽数的金属导针连接器金属外壳,震荡排序器接到运行命令开始震荡并来回左右倾斜,金属外壳随着震荡排序器的震荡,落入烧结沉槽中,直至石墨模具底模上烧结沉槽没有空缺,取出多余金属外壳,完成金属外壳的排放;(2)、配合第一工装-模具组合板:将第一工装板放置在排放有金属外壳的石墨模具底模上,使第一工装板上的凸起与石墨模具底模上的烧结沉槽对应啮合,金属外壳焊料孔和第一工装板通孔对应连通,得到第一工装-模具组合板,平放备用;(3)、处理焊接金属环:对焊接金属环进行清洗,干燥后进行筛选,筛除破损焊接金属环;
(4)、排列放置焊接金属环:将第二工装板倾斜20-40度放置,从第二工装板较高一侧倾倒焊接金属环,焊接金属环落入第二工装板上的圆柱状沉孔中,使第二工装板上的每个圆柱状沉孔存有一个焊接金属环,平放;(5)、配合工装-模具组合板:将第一工装-模具组合板竖直放置在焊接金属环的第二工装板上,使第一工装板上的限位栓与第二工装板上的限位通孔对应啮合,金属外壳焊料孔、第一工装板通孔和圆柱状沉孔依次对应连通,配合得到工装-模具组合板;(6)、装配焊接金属环:夹紧工装-模具组合板,翻转180°晃动,焊接金属环从第二工装板上的沉孔通过第一工装板上的第一工装板通孔进入到对应金属外壳焊料孔中,固定石墨模具底模,移开第一工装板和第二工装板,盖上烧结盖板,完成金属导针连接器焊接金属环的装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导针连接器工装板,其特征在于步骤(4)排列放置焊接金属环后,第二工装板上圆柱状沉孔底部的自动称重传感器自动感应称重,对于焊接金属环重量不符合设定重量范围的,自动称重传感器将该焊接金属环所在沉孔位置反馈到中控端,中控端控制机械手臂对沉孔中焊接金属环进行更换,直至焊接金属环重量符合设定重量范围,然后进行步骤(5)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云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云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32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导针连接器的装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插头内模固定台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