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参数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80217.8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参数 智能 管理 方法 系统 移动 终端 服务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生产参数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服务器,方法包括:获取便携式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交互请求,对所述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标识类型;依据所述标识类型确定用于响应所述数据交互请求的上位机;将所述数据交互请求发送至上位机;判断是否获取到上位机的反馈信息,如果是,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至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在生产现场,无需对所述检测仪表设置显示单元,无需设置机旁操作箱等,因此节约了设计成本,净化了生产现场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信息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参数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服务器。
背景技术
为了规范化管理,现代化工厂的各现场岗位具有多个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任务,例如现场操作岗位主要关注工厂生产过程的运行参数;设备检修岗位主要关注设备的运行参数,并在需要的时候在现场对设备进行起停操作;设备维护岗位关注设备的维修信息等。可见,在工厂中各岗位的身份不同,其需求与任务也不同。
现有生产岗位与工厂控制系统的关系原理如图1所示,其中,图1中M1-Mn为现场设备,AOC1-AOCn为现场设备对应的机旁操作箱,J1-Jx为检测节点处设置的检测仪表,例如温度、压力、流量等检测仪表,KM1-KMn为用于对各个现场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的起动元件,例如接触器等,C3、Cn为部分检测节点的现场显示单元。
在生产过程中,现场操作岗位工作人员关注生产运行参数,生产运行参数依靠设置在生产过程中的检测仪表(J1-Jx)检测。如图1所示,现有的生产过程参数显示系统在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各个不同环节根据生产要求设置相应的仪表J1~Jn,检测工厂生产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温度、压力、流量、重量等生产参数,有关信号经检测仪表采集后,经信号线路送至工厂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需要在检测现场显示的生产参数,还可通过仪表自带的显示单元(AOC1、AOC2)显示。即现场操作岗位的工作人员通过设有显示单元的检测仪表处看到其检测的生产参数。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检修岗位工作人员需要在现场操作设备。如图1所示,设备M1由动力线路供电,由起动元件KM1控制设备起动停止;设备KM1通过信号系统线路接收工厂计算机控制系统传来的起动/停止指令。设备M1的机旁操作箱AOC1通过信号线路,将现场检修岗位用作人员的机旁操作请求传送至工厂计算机控制系统,最终实现设备的机旁操作。即现有的每台设备附近都需要设置其对应的机旁操作箱,用于现场操作设备。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的维护岗位工作人员需要查询现场设备的维护状态,备品备件状态等信息;另外工厂的工程师需要现场设备的设计图纸等文档。如图1所示,相关岗位(维护岗位、工程师)人员需要查阅有关现场设备的技术文档,结合有关现场设备的技术文档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等工作。
从图1可以看出,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分别与工厂的仪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文档管理系统有关,各岗位完成各自工作,需要在附属于各自系统的设备(例如现场操作岗位关注仪表显示的生产参数,属于仪表控制系统;检修岗位关注设备的机旁操作,属于电控系统;工程师、维护岗位关注和设备有关的技术资料,属于文档系统)上进行相关操作。工厂为满足各种现场岗位的操作需求,需要设置多种不同类型的终端(例如现场仪表的显示单元,设备的机旁操作箱),因此需要的成本较高,同时还会造成现场环境复杂,不利于现场环境的规范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产参数智能管理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服务器,以在实现降低设计成本的前提下,满足各种现场岗位的操作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参数智能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便携式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交互请求,所述数据交互请求为便携式移动终端通过对与检测仪表对应的节点标签进行扫描,依据扫描得到的节点标签的标识信息、所述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标识类型和用户所需的请求指令生成的数据交互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冶长天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80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施工道路警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