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含有多个单频分量的低频噪声的薄型吸声结构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8268.7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6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丛超楠;陶建成;邱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含有 多个单频 分量 低频 噪声 吸声 结构 设计 方法 | ||
1.一种针对含有多个单频分量的低频噪声的薄型吸声结构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频吸声结构由电感L1(1)、电容C1(2)、负电阻-RE1(3)串联构成的分支电路1,与电感L2(4)、电容C2(5)、负电阻-RE2(6)串联构成的分支电路2......与电感LN(7)、电容CN(8)、负电阻-REN(9)串联构成的分支电路N相并联,串联负电阻-RE(10)构成分流电路后连接在动圈式扬声器单元(11)两端,针对低频处的3个单频分量进行设计,设定3个目标频率:f1、f2、f3,它的设计流程如下:
步骤一、查阅产品说明书,选择开路共振频率f0在目标频率f1与f2之间,等效力阻Rms满足Rms/Sρ0c0≈1的闭箱扬声器,其中ρ0是空气的密度,c0是空气的声速,S是等效表面积,测量该扬声器的TS参数以及箱体背腔的体积V;
步骤二、使用负阻抗转换器实现负电阻-RE(10),其中RE为扬声器单元的直流阻;
步骤三、设计电感L1(1)、电容C1(2)和负电阻-RE1(3)的初值:
初始设置电感L1(1)、电容C1(2),使谐振支路的共振频率在目标频率f1与开路共振频率f0之间,将负电阻-RE(10)、电感L1(1)、电容C1(2)和负电阻-RE1(3)串联构成分流电路,连接在动圈式扬声器单元(11)两端,计算扬声器振膜处的声阻抗Z,
式中,Rms是扬声器单元悬置系统的等效力阻,Mms是扬声器单元振动系统的等效质量,Cms是扬声器单元悬置系统的等效力顺,ω为角频率,j为复数符号,Bl是力电耦合因数,后腔的等效声容Cab=V/ρ0c02,将式(1)代入式(2)计算正入射吸声系数,
式中,Re(Z)是声阻抗Z的实部,Im(Z)是声阻抗Z的虚部,观察公式(2)计算获得的吸声系数,若第一个吸声共振频率小于目标频率f1,减小电感L1(1)或电容C1(2),若该频率大于f1,增加电感L1(1)或电容C1(2),使第一个吸声峰出现在目标频率f1处,测量电感L1(1)的直流阻RE1,使用负阻抗转换器实现负电阻-RE1(3);
步骤四、设计电感L2(4)、电容C2(5)和负电阻-RE2(6)的初值:
初始设置电感L2(4)、电容C2(5),使该谐振支路的共振频率在目标频率f2与f3之间,将负电阻-RE(10)、电感L2(4)、电容C2(5)和负电阻-RE2(6)串联构成分流电路后,连接在动圈式扬声器单元(11)两端,计算扬声器振膜处的声阻抗Z,
代入公式(2),观察计算获得的吸声系数,若吸声系数的第二个吸声共振频率小于目标频率f3,减小电感L2(4)或电容C2(5),若该频率大于f3,增加电感L2(4)或电容C2(5),使第二个吸声峰出现在目标频率f3处,测量电感L2(4)的直流阻RE2,使用负阻抗转换器实现负电阻-RE2(6);
步骤五、联调电感L1(1)、电容C1(2)、负电阻-RE1(3)或电感L2(4)、电容C2(5)、负电阻-RE2(6):
将电感L1(1),电容C1(2)、负电阻-RE1(3)串联构成的分支电路,与电感L2(4),电容C2(5)、负电阻-RE2(6)串联构成的分支电路相并联,串联负电阻-RE(10)构成分流电路,连接在动圈式扬声器单元(11)两端,计算扬声器振膜处的声阻抗Z,
代入公式(2),观察计算获得的吸声系数,若第二个吸声峰对应的频率低于f2,减小电感L1(1)、电容C1(2)或电感L2(4)、电容C2(5),若该频率高于f2,增加电感L1(1)、电容C1(2)或电感L2(4)、电容C2(5),使第二个吸声峰出现在目标频率f2处,测量电感L1(1)的直流阻RE1,使用负阻抗转换器实现负电阻-RE1(3),测量电感L2(4)的直流阻RE2,使用负阻抗转换器实现负电阻-RE2(6);
步骤六、微调各电路参数:电感L1(1)、电容C1(2)、负电阻-RE1(3),电感L2(4)、电容C2(5)、负电阻-RE2(6),使目标频率f1,f2,f3处的吸声系数均大于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82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风防震的硬盘保护装置
- 下一篇:存储器单元及存储器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