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漏泄电缆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76874.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9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波华;蓝燕锐;赵瑞静;黄德兵;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3/06 | 分类号: | H01P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34 | 代理人: | 谢志为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使用 漏泄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漏泄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漏泄电缆(又称为泄漏电缆)一般在外导体上开槽后经纵包护套形成成品,该护套包括隔氧层和屏蔽层。然而,此工艺生产的产品在进行燃烧试验时,其测得的最小透光率往往小于60%。透光率小即电缆着火燃烧时产生的烟雾量(烟尘量)大。通常情况下,电缆燃烧试验测得的最小透光率需大于60%为佳。因此,对于人员密集区及对环境要求较高场所(例如地铁、车站及地下停车场等场所),上述工艺生产的漏泄电缆不适合广泛运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减少电缆着火燃烧产生的烟雾量,增大最小透光率的护套及使用该护套的漏泄电缆。
一种护套,用于包裹电缆,该护套包括复合层和依次从内到外包覆该复合层的隔氧层、外护层,该复合层选自陶瓷复合层、玻璃纤维、云母带、聚酰亚胺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复合层为陶瓷复合层,该陶瓷复合层为全介质陶瓷复合层,该全介质陶瓷复合层在350℃及以上火焰或无火焰条件下形成陶瓷状壳体。
该隔氧层为搭接式纵包或绕包在该复合层的外表面的一层隔氧带,该隔氧层的搭接率大于10%,该隔氧层是低烟无卤隔氧层。
该外护层是低烟无卤阻燃外护层,该外护层于外表面沿轴向凸设标识线。
该护套还包括内衬层,在该内衬层的外表面覆盖有该复合层,该内衬层为低烟无卤阻燃内衬层,该覆盖方式选自挤制、绕包或纵包方式中的一种。
该内衬层的厚度为0.5-1.8mm, 该复合层的厚度为0.1-0.8mm,该隔氧层的厚度为0.1-0.6mm,该外护层的厚度为1.0-2.0mm。
该内衬层的厚度为0.9mm, 该复合层的厚度为0.5mm,该隔氧层的厚度为0.3mm,该外护层的厚度为1.2mm。
一种如上所述护套包裹的漏泄电缆,包括内导体及依次从内到外包裹的在该内导体上的绝缘层、外导体和护套,该护套包括复合层和依次从内到外包覆该复合层的隔氧层、外护层,该复合层选自陶瓷复合层、玻璃纤维、云母带、聚酰亚胺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该外导体于外表面正对该标识线的位置设有槽孔。
该槽孔的孔径为1-5mm。
本发明的护套,通过在该内衬层的外表面覆盖有该复合层,且复合层选自陶瓷复合层、玻璃纤维、云母带、聚酰亚胺薄膜中的一种多种组合,以减少电缆着火燃烧产生的烟雾量,也即燃烧时的烟密度低。本发明的漏泄电缆,通过将含有复合层的护套包裹该漏泄电缆,该复合层选自陶瓷复合层、玻璃纤维、云母带、聚酰亚胺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以获得具有最小透光率大于80%的漏泄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护套和电缆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漏泄电缆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中天射频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68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