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74940.5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8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宪;慎娜娜;刘莉;许海涛;杨利;吴伟龙;林亚伟;钱金金;李琼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天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28 | 分类号: | C08G65/28;C08G14/073;C10G3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乳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破乳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是以酚胺树脂为起始剂,在氢氧化钾催化剂作用下与环氧丁烷、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进行嵌段聚合,得到原油破乳剂产品。本发明制备的破乳剂能实现提高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率,对于油田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田逐步老化,石油资源面临日益匮乏的现状,石油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命脉,所以石油的深度开采和提高原油的收采效率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各种增产措施的实施,导致原油乳化程度、稳定性增强,原油在后续生产中破乳脱水处理难度较大,原油乳状液破乳困难。
由于一些固体难溶于水,当这些固体一种或几种大量存在于水溶液中,在水力或者外在动力的搅动下,这些固体可以以乳化的状态存在于水中,形成乳浊液。理论上讲这种体系是不稳定的,但如果存在一些表面活性剂(土壤颗粒等)的情况下,使得乳化状态很严重,甚至两相难于分离,最典型的是在油水分离中的油水混合物以及在污水处理中的水油混合物,在此两相中形成比较稳定的油包水或者水包油结构,其理论基础是“双电层结构”。在此情况下,投入一些药剂,以破坏稳定的双电层结构,以及稳定乳化体系,从而达到两相分离的目的。使用的这些为了达到破坏乳化作用的药剂称之为破乳剂Demulsifier。破乳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它能使乳化状的液体结构破坏,以达到乳化液中各相分离开来的目的。原油破乳是指利用破乳剂的化学作用将乳化状的油水混合液中油和水分离开来,使之达到原油脱水的目的,以保证原油外输含水标准。有机相与水相的有效分离,一种最简单的有效方法是采用破乳剂,消除乳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乳化界面,达到两相分离。然而不同的破乳剂对有机相破乳能力是不同的 ,破乳剂的性能直接影响两相分离效果。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程序是用有机溶剂(如醋酸丁酯)从青霉素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由于发酵液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菌丝体等的复杂物,萃取时有机相与水相的界面不清,呈一定强度的乳化区,对成品得率影响很大。为此必须使用破乳剂破乳,消除乳化现象,达到两相快速有效分离。
随着多种驱油技术在国内油田的广泛应用,采出液中的水含量增加,且采出液的稳定性增强,这使得采出液的破乳难度加大,为了提高油水分离效率,开发新型高效破乳剂成为油田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使用的破乳剂主要是针对常规原油乳状液提出的,破乳剂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聚醚型破乳剂阶段,主要以“改头、换尾、加骨、交联、复配”和增大分子量为研制方法。然而聚醚型破乳剂的合成过程中,由于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沸点比较低,运输和存储难度较大,另外,该类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与其嵌段聚醚数以及长短有很大关系,这使得聚醚型破乳剂在研制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筛选实验,导致其成本较高。目前,人们开始倾向于研制非聚醚型破乳剂,其中以烷基酚、多胺类化合物和甲醛的缩合产物酚胺醛树脂类非聚醚型破乳剂的破乳效果较好,适应性较广,成为非聚醚型破乳剂研究的热点之一。
然而烷基酚的结构中只有一个酚羟基活性基团,导致其合成的分子中支端基较少,影响其破乳性能。
因此,合成一类能实现提高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率的破乳剂对于油田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油田破乳剂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破乳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破乳剂能实现提高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率,对于油田生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一种高效破乳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低聚热塑性酚醛树脂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天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天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4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