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拱桥吊杆张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4785.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20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乐锋;唐波涛;王立东;魏文柱;王晓光;周永明;曹会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4/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13120 | 代理人: | 夏素霞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拱桥 吊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拱桥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不破坏公路,影响地方公路的安全及使用功能,高速铁路的桥梁在斜跨宽大公路等位置一般设置提篮拱,提篮拱由左右两个桥墩、梁体、拱座、拱肋、一字撑、K撑、吊杆、下锚箱构成,吊杆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张拉,传统的张拉方法是:吊杆下部穿过下锚箱,吊杆底部安装一个钢垫墩,在钢垫墩与下锚箱之间安装千斤顶,通过千斤顶的多次顶升,使吊杆向下移动,每顶升一次紧固螺母一次,直到拉力达到设计值,拧紧吊杆,完成张拉。此张拉法操作空间小,对千斤顶的高度要求严格,容易造成下锚箱结构变形,且张拉进度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拱桥吊杆张拉装置,张拉空间大,对千斤顶的高度没有要求,不会造成下锚箱变形,操作简单,张拉进度快,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拱桥吊杆张拉装置,包括支架、千斤顶和限位机构,支架套在吊杆上且其底端顶在吊杆底座上,千斤顶放在限位机构和支架之间用于张拉吊杆。
拱桥的梁体上预埋有下锚箱,本装置中的支架、千斤顶和限位机构均设置在下锚箱上面。
优选的,还包括下锚箱,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至少2个拉杆;拉杆穿过支架和下锚箱,拉杆的两端部设有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限位结构为第一螺母,下限位结构为第二螺母,均与拉杆螺纹连接;所述千斤顶为穿心式千斤顶,其套装在第一螺母和支架之间的拉杆上;所述下锚箱的两侧设有耳座,所述拉杆的下部穿过所述下锚箱的耳座并由第二螺母卡紧。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拆装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上板、下板和管体,管体穿过上板和下板并固定,管体用于套在吊杆上,上板还设有穿过拉杆的孔,上板和下板之间还设有筋板。
优选的,所述支架沿管体的直径方向分开为2个完全相同的半支架,2个半支架对合的面上设有带螺栓孔的筋板,用于螺栓连接2个半支架。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千斤顶设在上面,张拉空间大,对千斤顶的高度没有要求,不会造成下锚箱变形,操作简单,张拉进度快,提高施工效率;支架可拆卸且强度高,不易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锚箱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吊杆;2、支架;3、下锚箱;4、千斤顶;5、拉杆;6、吊杆底座;7、底座螺母;8、第一螺母;9、第二螺母;2-1、上板;2-2、下板;2-3、管体;2-4、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拱桥吊杆张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支架2、千斤顶4和限位机构,支架2套在吊杆1上且其底端顶在吊杆底座6上,千斤顶4放在限位机构和支架2之间用于张拉吊杆。拱桥的梁体上预埋有下锚箱3,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支架2、千斤顶4和限位机构均设置在下锚箱3上面。
吊杆1的底部设有吊杆底座6,吊杆底座6的直径大于吊杆1杆体的直径。吊杆底座6穿过下锚箱3的底板,底座螺母7拧在吊杆底座6上并卡在下锚箱3的底板下面。支架2套在吊杆1上,并且支架2底端顶在吊杆底座6上。千斤顶4在支架2上面,限位机构卡在千斤顶4上面用于使千斤顶4的顶端保持在不变位置。限位机构可以为挡板、挡台等多种结构。
在千斤顶4顶升时,支架2下移,通过支架2下部推动吊杆1向下移动,每顶升一次紧固底座螺母7一次,直到拉力达到设计值,拧紧底座螺母7,完成张拉。
本发明实施例将千斤顶设在上部,张拉空间大,对千斤顶的高度没有要求,不会造成下锚箱变形,操作简单,张拉进度快,提高施工效率。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还包括下锚箱3,限位机构包括至少2个拉杆5;拉杆5穿过支架2和下锚箱3,拉杆的两端部设有上限位结构和下限位结构。
优选的,上限位结构为第一螺母8,下限位结构为第二螺母9,均与拉杆5螺纹连接;千斤顶4为穿心式千斤顶,其套装在第一螺母8和支架2之间的拉杆5上;下锚箱3的两侧设有耳座,拉杆5的下部穿过所述下锚箱3的耳座并由第二螺母9卡紧。下锚箱3的结构参见图3至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4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级降噪倒相管
- 下一篇:易经六十四卦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