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773353.4 | 申请日: | 2016-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1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景晖;姚力军;邓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2;F16K1/36;F16K27/02;F16K31/04;F16K3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高静,吴敏 |
| 地址: |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装置 | ||
1.一种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的壁面上设置有阀口;
阀板,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阀板表面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相平行,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阀口;
防护板结构,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防护板结构内具有贯穿所述防护板结构的通孔;
传动部件,所述传动部件与所述阀板以及防护板结构相连,用于带动所述阀板沿平行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阀板关闭所述阀口或者开启所述阀口;所述传动部件还用于带动所述防护板结构沿平行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阀口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通孔与所述阀口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方向上,所述传动部件同时带动所述阀板以及所述防护板结构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方向上,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阀板移动的方向与带动所述防护板结构移动的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板关闭所述阀口的过程中,所述传动部件带动所述阀板在沿平行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方向上移动的方向为X正方向;
所述防护板结构与所述阀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所述阀板指向所述防护板结构的方向与所述X正方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结构具有相对的两个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相接触,或者,所述端部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之间具有孔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方向上,所述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阀口的尺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结构在所述阀口所在壁面上的投影包围所述阀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平行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上,所述阀口的剖面形状为圆形、规则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多边形;在平行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上,所述通孔的剖面形状为圆形、规则多边形或者不规则多边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两个阀口相对于所述阀体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阀板的数量为两个。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还用于带动所述阀板沿垂直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阀板表面与所述阀口周围壁面相抵接,或者,以使所述阀板表面与所述阀口所在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丝杆,沿所述阀体的轴线设置于所述阀体内;
螺套,所述螺套套接于所述丝杆上,且适于沿所述阀体的轴线移动;
第一斜撑杆,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螺套和所述阀板上,且在沿所述阀体的轴线并向阀口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斜撑杆由连接所述螺套的一端向连接所述阀板的一端倾斜;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用于在所述阀体轴线上与所述阀板限位接触,并使所述阀板与所述阀口周围壁面相抵接;
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螺套和所述防护板结构上,且在沿所述阀体的轴线并向阀口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斜撑杆由连接所述螺套的一端向连接所述防护板结构的一端倾斜。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还包括:带动所述丝杆转动的电机。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阀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包括:
推杆,沿所述阀体的轴线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适于沿所述阀体的轴线移动;
第一斜撑杆,所述第一斜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推杆和所述阀板上,且在沿所述阀体的轴线并向阀口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斜撑杆由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向连接所述阀板的一端倾斜;
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用于在所述阀体轴线上与所述阀板限位接触,并使所述阀板与所述阀口周围壁面相抵接;
第二斜撑杆,所述第二斜撑杆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推杆和所述防护板结构上,且在沿所述阀体的轴线并向阀口移动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斜撑杆由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向连接所述防护板结构的一端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33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动器上调整器的保护结构
- 下一篇:双向截止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