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子滤波技术的高速采集板及采集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2953.9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5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克松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214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户端 采集处理 高速采集 滤波技术 脉冲堆积 服务器 串口 控制脉冲信号 二级放大器 反向放大器 模数转换器 前置放大器 一级放大器 发送指令 技术难点 可编程性 脉冲信号 数据传输 双向通信 提升系统 微分电路 问题提供 依次相连 硬件基础 采集板 多线程 跟随器 浮点 破解 传输 检测 网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滤波技术的高速采集板及采集处理方法,该采集板包括ARM芯片、客户端、服务器和依次相连的前置放大器、跟随器、微分电路、一级放大器、二级放大器、反向放大器、模数转换器、FPGA、GPU;所述FPGA和GPU通过串口经ARM芯片传输至客户端,同时客户端向FPGA或GPU发送指令,控制脉冲信号的处理过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双向通信。本发明充分利用GPU支持浮点计算,可编程性强;多线程计算,计算速度快;数据传输速度快等优势。为解决脉冲堆积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基础,本发明能够破解脉冲堆积处理的技术难点,提高脉冲信号利用率,最终提升系统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物理范畴,包括核医疗、核地质勘探、工业检测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滤波技术的高速采集板及采集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常见的X射线及核粒子采集板并不具备解谱功能,而仅仅是将脉冲进行堆积判断,若判断为脉冲堆积则将堆积的脉冲抛弃,将未堆积的脉冲予以保留。这种做法虽保证了信号的准确,但却降低了信号的利用率,进而降低系统的能量分辨率。
脉冲堆积(如图2)指同一个探测通道在一个闪烁脉冲持续时间内探测到多个核事件。计数率越高,脉冲堆积则越严重(实际计数率与有效计数率的关系曲线,如图3,可见实际计数率越高,脉冲堆积越严重),脉冲堆积导致多个脉冲波形重叠,影响数据采集系统对单个脉冲信息的读取,通常情况下会将堆积的脉冲全部舍弃掉。这是由于解谱过程涉及大量数据传输和运算,按照运算速度为80MHz/s,分辨率为12位的AD转换器来算,需要至少960Mb/s的数据传输和运算,这无疑对硬件提出极高的要求,尤其对于体积较小的便携式设备。可见脉冲堆积的处理难度主要在于硬件,对系统的数据传输速度、运算速度等性能要求较高,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将发生脉冲堆积的信号抛弃掉,虽避免了大量运算,但影响了系统整体的检测精度。随着新型探头能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的提高,脉冲堆积逐渐成为提升系统检测精度的主要障碍。
GPU全称为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是一种致力于图像处理工作的微处理器,而随着GPU的可编程性不断增强,其应用能力已远远超出图像处理的范畴,利用GPU进行通用计算逐渐成为该领域的发展方向。GPU用于通用计算主要有三方面优势:1)支持浮点计算,可编程性强;2)多线程计算,计算速度快(可达万亿次每秒);3)支持PCIe并行接口,数据传输速度快(最高可达8Gb/s)。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状况,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子滤波技术的高速采集板及采集处理方法。本发明能够解决脉冲堆积处理的技术难点,提高脉冲信号利用率,最终提升系统检测精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电子滤波技术的高速采集板,包括ARM芯片、客户端、服务器和依次相连的前置放大器、跟随器、微分电路、一级放大器、二级放大器、反向放大器、模数转换器、FPGA、GPU;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前端输出的模拟信号经过取样、量化、编码过程转换为数字信号;所述FPGA用于将所述模数转换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滤波成形和堆积识别,将发生脉冲堆积且可解谱的数据传输至GPU,由GPU进行解谱运算;所述FPGA和GPU通过串口经ARM芯片传输至客户端,同时客户端向FPGA或GPU发送指令,控制脉冲信号的处理过程;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双向通信,用于将解谱运算获得的谱图信息文件传输至服务器、将服务器分析计算得到的结果文件传输至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跟随器和微分电路相连构成的电路包括:信号采集板接头P1、电阻R1-R3、电阻R5、电容C1和运放U1;信号采集板接头P1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运放U1的正极输入端相连,电阻R2的一端与运放U1的负极输入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运放U1的输出端相连后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相连,信号采集板接头P1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另一端均接地;运放U1的正、负电源输入端分别接+5V和-5V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克松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克松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29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