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震式偏心距检具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72682.7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毛松成;马德康;缪根英;雷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山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F16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0000 浙江省衢州市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震式 偏心 距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心距检具,尤其涉及一种隔震式偏心距检具。
背景技术
偏心轴类工件在机械设备上应用非常广泛,这类工件有两个外圆或轴孔的轴线平行但是不重合,这两根轴线之间距离称为偏心距,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偏心距进行测量,为此设计出了保证精度,为了方便地对轴类的台阶长度进行测量,设计出了偏心距检具偏心距检具包括台面和百分表,所述百分表包括表头、套筒和安装在套筒内的测量杆,所述台面设有工件安装孔和百分表安装架,所述百分表安装架包括同台面连接在一起的下端底座和垂直连接在下端底座上的上端支架,所述套筒穿设在所述上端支撑上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住,工件安装孔位于所述测量杆的前方。
现有的偏心距检具存在以下不足:台面高度不可调,不能够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的操作需要;隔震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台面高度可调、隔震效果好的隔震式偏心距检具,解决了现有偏心距检具隔震效果差和不能够满足不同身高人员的使用要求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隔震式偏心距检具,包括台面和百分表,所述百分表包括表头、套筒和安装在套筒内的测量杆,所述台面设有工件安装孔和百分表安装架,所述百分表安装架包括同台面连接在一起的下端底座和垂直连接在下端底座上的上端支架,所述套筒穿设在所述上端支架上并通过定位螺钉固定住,工件安装孔位于所述测量杆的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还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包括下段和可升降地连接于下段的上段,所述下段的下端设有减震结构,所述台面设置于所述上段。测量时将工件插接在工件安装孔中通过百分表进行测量。下段设置减震结构(如减震垫)能够提高隔振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结构包括竖置的阻尼油缸和套设在阻尼油缸上的减震弹簧,所述阻尼油缸包括同所述支撑脚连接在一起的阻尼油缸缸体和设置于阻尼油缸缸体的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通过活塞杆设有支撑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同所述活塞杆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同所述阻尼油缸缸体连接在一起,所述阻尼油缸缸体内还设有第二活塞和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和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分离板和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设有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产生对向移动的电磁力吸合机构,所述分离板设有连通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铰接有朝向第二油腔单向开启的门板和设有使门板关闭上的门板复位机构,所述门板设有若干贯穿门板的主阻尼通道,所述连通孔内设有速度传感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停止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当所述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油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时、所述电磁力吸合机构驱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对向移动。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减震过程为:当受到地面冲击即受到振动而导致减震弹簧收缩时,减震弹簧驱动活塞杆驱动第一活塞移动而使得第一油腔缩小,第一油腔缩小驱动阻尼油缸内的油经窗口从第一油腔流向第二油腔,此时门板被推开使得油流经窗口时门板不对油产生阻尼作用且电磁力吸合机构失去对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固定作用使得第二活塞能够相对于第一活塞自由移动,从而实现了阻尼作用较小而不会导致减震弹簧收缩受阻、也即弹簧能够及时收缩而降低弹簧收缩行程颠簸,弹簧收缩行程结束后在门板复位机构的作用下,门板重新阻拦在窗口内。然后弹簧伸长复位而释放能量,伸长的结果导致阻尼油缸缸体和第一活塞产生分离运动使得第二油腔缩小而第一油腔变大,使得阻尼油缸内的油经窗口从第二油腔流向第一油腔,此时电磁力吸合机构将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固定住保持相对位置不变且门板不能够被推开、使得油能够在整个弹簧收缩行程中从主阻尼通道通过而产生摩擦阻尼消能,从而降低弹簧伸长行程颠簸
作为优选,所述主阻尼通道内穿设有阻尼杆,所述阻尼杆球面配合卡接在所述主阻尼通道内,所述阻尼杆设有支阻尼通道。油流过主阻尼通道、支阻尼通道时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同时会产生阻尼杆的晃动,阻尼杆晃动也会起到将振动能量转变为热能而消耗掉的作用。如果振动较小而而只有油的晃动,油晃动时阻尼杆产生晃动也能吸能,设置阻尼杆能够提高对低幅振动的吸收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的两端都伸出所述门板,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都为球面。能够使得油接受到非阻尼油缸缸体轴向的振动时也能够驱动阻尼杆运行而吸能。吸能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阻尼杆为圆柱形,所述阻尼杆的两个端面上都设有若干沿阻尼杆周向分布的增阻槽。能够提高阻尼杆同油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能效果和感应灵敏度。
作为优选,所述门板复位机构为设置于门板的转轴上的扭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山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山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2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电筒(YG‑9091)
- 下一篇:手电筒(YG‑7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