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光催化剂人造板处理设备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2438.0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3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马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乐宜嘉家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B27N7/00;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林玉芳 |
地址: | 52842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烘干固化装置 静电除尘装置 纳米光催化剂 设备控制系统 人造板处理 人造板制品 预加热装置 喷涂装置 人造板 输送线 温湿度控制模块 流水线方向 感应模块 环保级别 开关模块 装置连接 二甲苯 释放率 甲苯 甲醛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光催化剂人造板处理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输送线、静电除尘装置、预加热装置、喷涂装置、烘干固化装置以及与前述各装置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静电除尘装置、预加热装置、喷涂装置以及烘干固化装置依流水线方向依次设于输送线上,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主机、感应模块、温湿度控制模块及开关模块。本发明可以高效、批量的处理人造板或人造板制品,达到明显降低其后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释放率,从而提高被处理的人造板或人造板制品环保性能和环保级别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纳米光催化剂人造板处理设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造板的生产过程中,最好是使用不含或少含甲醛成分的黏合剂,目前已经有这种无害或低害的黏合剂问世,但由于成本太高,尚无法推广使用。由于脲醛树脂类黏合剂具有成本低、性能高等优点,目前被世界各国大量使用在人造板的制作过程中。这种在人造板生产工艺中以脲醛树脂类黏合剂为主导地位的格局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很难改变。而脲醛树脂类黏合剂富含甲醛成分,会长期释放对人体极为有害的甲醛气体、造成严重的公害。如何在人造板进入消费领域之前降低其甲醛含量、从而有效减少使用过程中甲醛的释放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解决该上述技术问题:
饰面法:在成品人造板外表面加贴阻止气体穿透的外皮。这种方法目前被大量使用。虽然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人造板板材及其制品中的有害气体释放出。但是一旦饰面外皮破损,有害气体就会大量溢出。因此它不是一种根本治理的方法。
化学处理:在人造板表面或环境空气中喷洒化学试剂,中和板材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危害性,但仅仅是一种短期效应,同时所使用的化学试剂往往会造成新的污染。
物理处理:想尽各种办法使人造板材或其制品中的有害气体集中排出,以达到降低板材在后续使用中甲醛排放率的目的。目前已提出或已使用的物理处理方法有:
A、热氨气处理法(源自比利时、荷兰):将温度为50-55℃的热氨气循环导入放置有人造板的密闭空间中,使氨气渗入板材内部或与加热后挥发出来的甲醛反应生成无害物质(六次甲基四胺)。因氨气的渗透是一个极慢的过程,因此处理过程不仅耗时、耗材(氨气),对能量的消耗也极大。该方法处理板材的过程十分缓慢,所需时间视板材的不同约为10-24小时。
由于这种方法的处理效率太低,有人提出了改进方案。其基本思路是:在人造板的一侧形成负压,氨气由大气压方向向负压方穿透过人造板。在负压作用下,氨气的渗入和穿透应该比较快,如专利号为:ZL99229606.4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但这种方法仍存在设备过于庞大和复杂、投入成本过高,以及消耗大量热氨气、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等缺点,至今未能付诸实际生产活动中。
B、真空处理法:有人提出可以将板材置于真空环境中,利用低气压下物质挥发点较低的特点,无需加热、板材中的游离甲醛就可以自动析出。但不加任何辅助手段,仅依靠真空环境,板材中甲醛气体析出的速度仍十分缓慢,效率很低。
以上所述的物理处理方法虽然对降低板材使用过程中有害气体的释放有一定作用,但处理效率低、速度慢、需大量耗能、会造成二次污染、环保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很难大规模推广。
上述各种降低人造板及其制品甲醛释放率的方法,或者因为成本过高、难以推广,或者只具有短期效果、不能根本解决问题,或者会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效率很低、能耗过大、运行成本过高等等原因,均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于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纳米光催化剂人造板处理设备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乐宜嘉家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乐宜嘉家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24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维夹持力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的数字化中控锁上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