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盗锁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71016.1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5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秦子建;秦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子建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27/10;E05B19/08;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张俊杰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盗锁具,属于锁具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防盗锁具,包括锁芯(1)、闭锁机构(2)、锁盒(3)和钥匙(4),锁芯(1)贯穿设置在锁盒(3)上,闭锁机构(2)贯穿设置在锁盒(3)上;闭锁机构(2)中的锁定挡块(2011)与锁芯(1)中的运动解挡芯(106)相互配合以带动闭锁机构(2)实现闭锁和开锁,钥匙(4)与锁芯(1)配合沿轴向开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防盗功能强、性能可靠、结构简单等特点。本发明锁具的防盗性能相比传统锁具有了巨大提高,从外界很难拔出锁芯进而开锁;本发明锁具相对传统锁具操作更加简单,钥匙只要插入锁芯之后即可轻松开锁;使用本发明锁具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非常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锁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属于一种防盗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防盗门等中均设置有弹子锁锁具,现有技术中弹子锁锁具的工作原理一般都是齿轮传动原理。图1A和图1B是现有技术中弹子锁锁具的结构示意图,弹子锁锁具包括锁芯1、闭锁机构2、锁盒3,锁盒3设置在门上与门框中的容舌槽相配合,闭锁机构2设置在锁盒3中,锁芯1贯穿于锁盒3中并与闭锁机构2相互作用,闭锁机构2通常带动与其相连的主锁舌往复运动,闭锁机构2同时也可以带动与其相连的上副锁舌和下副锁舌往复运动(图1A和图1B未示出);弹子锁锁具通常设置在门中边缘位置,锁门的时候锁具闭锁后主锁舌、上副锁舌和下副锁舌均插入门框的相应容舌槽中,舌槽包括与主锁舌配合的主舌槽、与上副锁舌配合的上副舌槽、与下副锁舌配合的下副舌槽。闭锁机构2通常带动与其相连的自锁锁舌实现自锁运动,正常关门之后自锁锁舌便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入门框的自锁锁舌槽中,这一技术特征在图1A和图1B也未示出。
当锁芯1中插入钥匙之后、人工通过手动旋转钥匙带动锁芯1旋转,锁芯1上设置有凸起齿,锁芯1上的凸起齿与闭锁机构2中限位槽相配合。锁芯1往复旋转过程中、锁芯1上的凸起齿也跟着锁芯1整体旋转,锁芯1的凸起齿触碰到闭锁机构2中的限位槽之后、锁芯1会带动闭锁机构2往复运动。现有技术锁具的工作原理与齿轮齿条机构的工作原理相似,但是区别是锁芯1只有旋转一圈时,锁芯1上的凸起齿才会与闭锁机构2中限位槽相配合一次。
现有技术的锁具广泛应用于家庭防盗门、机要档案室、以及其他应用场合,现有技术的锁具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使得其安全性大大降低。现有技术锁具的锁芯1可以在室外通过人工进行更换,这为不法分子开启家庭防盗门进行盗窃作案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另外现有技术锁具的锁芯1可以在插入“万能钥匙”之后被开启,如果不法分子拥有众多“万能钥匙”则可以轻松开启任何一扇防盗门。如何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增强锁具的安全性能一直是本领域的一大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防盗锁具。
本发明的一种防盗锁具,包括锁芯、闭锁机构、锁盒和钥匙,锁芯贯穿设置在锁盒上,闭锁机构贯穿设置在锁盒上;其特征在于,其中:
锁芯包括固定锁芯、运动锁芯、锁芯套筒、锁芯支撑体、运动解挡芯、解挡芯运动槽、紧固圈、开锁按钮、复位弹簧;固定锁芯、运动锁芯、锁芯套筒、锁芯支撑体、运动解挡芯、解挡芯运动槽、紧固圈、开锁按钮、复位弹簧同轴设置在一起;
闭锁机构包括主锁舌分机构、分爪旋转机构、把手锁门旋轮、自锁舌分机构、门内外把手连接条;分爪旋转机构连接在门内外把手连接条上;分爪旋转机构设置在锁盒中,分爪旋转机构和锁盒之间设置有扭簧;主锁舌分机构与分爪旋转机构相连,自锁舌分机构设置在锁盒中。
根据以上所述的防盗锁具,优选,固定锁芯、运动锁芯和锁芯套筒同轴套装连接在一起,固定锁芯和运动锁芯之间设置有密钥弹子;锁芯支撑体、运动解挡芯、解挡芯运动槽、紧固圈和开锁按钮连接在一起,紧固圈和开锁按钮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固定锁芯与锁芯支撑体相连,运动锁芯与运动解挡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子建,未经秦子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710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