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紧凑型自动夹紧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7066.2 | 申请日: | 2016-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1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孙鹏飞;滕海红;张众;张建宾;刘长勇;李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1/04 | 分类号: | B29C61/0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紧凑型 自动 夹紧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紧凑型自动夹紧密封装置,包括回归反射型传感装置、杠杆式气缸夹紧装置、自适应浮动导向结构及安装基座,管材通过自适应浮动导向结构中的导向孔后伸入到回归反射型传感装置中,触发回归反射型传感装置中的传感器发出管材到位的控制信号,杠杆式气缸夹紧装置中的夹紧气缸活塞杆伸出,通过夹紧杆对管材施加一个杠杆夹紧力,夹紧力通过夹紧块A、B上的锯形齿形成咬合夹紧力,对管材进行破坏性密封,从而实现夹紧密封。本发明利用杠杆式气缸夹紧装置实现了管材的夹紧密封,自适应浮动导向结构可对管材起到导向作用,利用回归反射型传感装置对管材有无进行判断,实现了管材的自动识别,从而为自动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自动化及医疗领域中可以对细微型塑性材质、橡胶材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材质等管材进行夹紧密封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紧凑型自动夹紧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自动化及医疗领域等,对通过挤压成型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材质的管材出于工艺生产的需要,需对管材进行密封打压、加热膨胀、冷却硬化或通过密封加热在惰性高压气体环境中进行膨胀,以便得到适用人体定向医疗的薄壁管材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型自动夹紧密封装置。该自动夹紧密封装置可以对通过挤压成型的塑性材质、橡胶材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管材自动进行夹紧密封,装置整体布置在安装基座上,可移植性强,通用性高,可方便地应用于符合细微管材夹紧密封等场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回归反射型传感装置、杠杆式气缸夹紧装置、自适应浮动导向结构及安装基座,其中杠杆式气缸夹紧装置包括夹紧气缸、夹紧块A、夹紧块B、夹紧装置安装座及夹紧杆,该夹紧装置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安装基座上,所述夹紧杆铰接于夹紧装置安装座上,一端与安装在该夹紧装置安装座上的夹紧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夹紧块A,所述夹紧块B安装在夹紧装置安装座上、并与夹紧块A相对应;所述自适应浮动导向结构包括浮动导向块及位于该浮动导向块两侧的浮动导向块安装座,两侧的所述浮动导向块安装座均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基座上,所述浮动导向块可自由浮动地容置于两侧的浮动导向块安装座之间,并位于所述夹紧块B的下方;所述回归反射型传感装置包括安装在安装基座上的回归反射型传感器及与该回归反射型传感器相对应、安装在所述夹紧装置安装座上的反光板;待夹紧的管材依次穿过浮动导向块、安装基座及夹紧块B,所述夹紧气缸驱动夹紧杆摆动,进而带动所述夹紧块A与夹紧块B形成咬合夹紧力,实现对管材的夹紧密封。
其中:所述夹紧杆的另一端开有防止夹紧块A转动的止动槽口A,所述夹紧块A的一端为插入该止动槽口A中的凸形部,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锯形齿B;所述夹紧块B上设有锯形齿A,该锯形齿A与锯形齿B相对应;所述锯形齿B凹陷于夹紧块A另一端的端面,所述锯形齿A凸出于所在夹紧块B的平面,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伸出过程中,夹紧杆另一端上的夹紧块A的锯形齿B向夹紧块B上的锯形齿A的方向咬合,对管材施加杠杆咬合夹紧力,实现对管材的夹紧密封;所述夹紧块A为圆柱形,一端的所述凸形部为方形;所述夹紧块B的端面为“L”形,该“L”形的一边固定在所述安装基座上,并开有供管材通过的导向孔B,所述夹紧装置安装座上开有防止夹紧块B转动的止动槽口B,所述“L”形的另一边安装定位于该止动槽口B内,所述锯形齿A设置于“L”形的另一边朝向夹紧块A的平面上;
所述夹紧装置安装座上开有U形槽,该U形槽的上下两侧均开有通孔B,在所述U形槽的一端设有防止夹紧块B转动的止动槽口B;所述夹紧杆的中部设有插入U形槽中的凸块A,该凸块A上开有通孔A,所述夹紧杆通过转动轴与夹紧装置安装座铰接,转动轴分别由通孔A及通孔B穿过;所述夹紧杆的一端设有凸块B,该凸块B上开有条形孔;所述夹紧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固定在夹紧装置安装座上,输出端连接有连接耳,所述夹紧杆一端的凸块B插入该连接耳内,并通过铰接轴与所述连接耳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70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毯加工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