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或等径电杆连续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5139.4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733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飞;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飞 |
主分类号: | B29C53/64 | 分类号: | B29C53/64;B29C53/82;B29C53/84;B29L23/00;B29L31/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71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轴 等径电杆 旋转推进装置 连续生产线 电杆 脱模 可拆卸方式 连续不断 生产管道 同轴连接 系统作用 直线移动 大头端 小头端 环向 接模 取下 脱下 轴向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道或等径电杆连续生产线,模具轴数目为2n根,n是≥2的自然数;相邻两根模具轴的靠近端均为大头端或小头端,且相邻两根模具轴之间以可拆卸方式同轴连接;旋转推进装置作用是带动模具轴上最右边的一根模具轴旋转和向左直线移动;旋转推进装置左边设有一组轴向布纱组件和环向布纱组件;脱模接模系统作用是将模具轴最左边的一根模具轴取下,并将电杆从这根模具轴脱下,且将这根脱模后的模具轴接到模具轴的最右边。本发明能实现模具轴的循环,从而利用连接而成的模具轴连续不断地生产管道或等径电杆;由于采用连续生产,所以在管道或等径电杆的两端不会留下接头,这样就不会在电杆的两端产生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或等径电杆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或等径电杆连续生产线。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的管道或等径电杆是一种新型管道或等径电杆,具有重量轻、结构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因此运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管道或等径电杆方式是采用单根模具轴,先在单根模具轴上缠绕复合材料,其次加热固化,然后脱模。
现有管道或等径电杆的生产方式缺陷主要如下:
1、工艺复杂,不能连续生产;
2、由于采用单根模具轴生产,那么电杆的两端必然会有一些接头,而两端的接头是不需要的,这样就导致电杆的两端为废料;
3、现有方式生产出的电杆轴向纤维不是完全的轴向纤维,这样就导致电杆的抗拉性能不是特别强,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或等径电杆连续生产线,欲连续生产电杆,且不会在电杆两端产生废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道或等径电杆连续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ZC)和脱模接模系统(T),其中支撑装置(ZC)的数目至少为三个,这些支撑装置从右往左依次设置,并形成一个支撑装置组;在所述支撑装置组上支撑有模具轴(1),该支撑装置组对它上面的模具轴(1)在圆周方向和水平方向导向,并同时保证模具轴(1)的轴心线处于水平,且模具轴(1)的一端朝左,另一端朝右;所述模具轴(1)数目为2n根,n是≥1的自然数,这些模具轴(1)为长度及外径均一致的圆柱形轴;
所述旋转推进装置(X)设在支撑装置组右部,其作用是带动通过旋转推进装置处的所述模具轴(1)旋转和向左直线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支撑装置组上的模具轴(1)整体旋转和向左直线移动;
所述旋转推进装置(X)左边沿模具轴(1)的轴线方向设有一组轴向布纱组件(Z)和环向布纱组件(H),其作用是在通过这些轴向布纱组件(Z)和环向布纱组件(H)的模具轴(1)上布置浸润有树脂的轴向纤维和环向纤维;所述轴向布纱组件(Z)和环向布纱组件(H)的左边设有加热固化装置(J),其作用是加热固化通过此处的纤维和树脂,使纤维和树脂固化在所述模具轴(1)上,从而使加热固化装置(J)左边的模具轴(1)上形成不断向左延长的管道或等径电杆;所述加热固化装置(J)左边还设有一个切割装置(Q),该切割装置同时位于所述支撑装置组左部,其作用是将通过该切割装置处的管道或等径电杆左端部切下,切割点位于两根模具轴(1)的连接处,从而切下一根设计长度的管道或等径电杆;
所述脱模接模系统(T)并排设在支撑装置组后侧,该脱模接模系统首先将支撑装置组左端的一根模具轴(1)与支撑装置组上相邻的一根模具轴(1)拆开,其次将切下的管道或等径电杆从这根拆下的模具轴(1)上脱离,然后将这根拆下的模具轴(1)返回到脱模接模系统(T)右端,且将脱模接模系统(T)最右端的一根模具轴(1)送到所述支撑装置组右边,最后将这根模具轴(1)与支撑装置组最右端的一根模具轴(1)以可拆卸方式同轴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实现模具轴的循环,从而利用支撑装置组上的模具轴连续不断地生产管道或等径电杆,这样就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采用连续生产,所以在管道或等径电杆的两端不会留下接头,这样就不会在电杆的两端产生废料,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飞,未经李鹏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51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吹机转塔
- 下一篇:一种锥形复合材料电杆连续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