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铜丝辫触点的防结冰起动机电磁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4360.8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06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白昆;陈鹏;任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1/06 | 分类号: | H01H51/06;H01H50/54;H01H50/12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5 | 代理人: | 赵月娜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丝 触点 结冰 起动机 电磁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起动机电磁开关,特别是一种带铜丝辫触点的防结冰起动机电磁开关。
背景技术
传统的起动机电磁开关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底部的静触头座、设于静触头座内的两个静触头、固定于静触头座上方的环形支撑限位座、穿设于环形支撑限位座中心的动触头杆、固定于动触头杆下端且与动触头杆垂直的动触片、设于动触头杆下端与静触头座底面之间的复位弹簧、套装于环形支撑限位座上部外周的套筒、设于套筒与外壳形成的环形空间内的电磁线圈、设于套筒内并利用弹簧支撑于环形支撑限位座顶部的动铁心,其中,动触片是一个控制流经起动机电枢电流的双触点结构,动触片两端分别对应两个静触头。当电磁线圈充电,动铁心下移,从而驱动动触头杆及动触片下移,使动触片两端分别与两个静触头相接导通电流,但其存在如下问题:当电磁开关外部气温降低,热量开始由开关外壳向外流失,作为静触头的两个T型螺栓的材质是金属,因此热量流失的比周围的塑料材质的静触头座更快,温度先于其他部件降至0℃以下,则开关内部的水蒸气优先在两个静触头表面的触点区域凝结成冰,而触点结冰的电磁开关不能导通电路,起动机无法正常起动。
为了解决上述起动机开关内静触头结冰、无法导通起动电路的问题,CN203931956U公开了一种汽车起停电机的电磁开关,其利用序号11所示的齿牙部分来击碎动触片上所结的冰,但是在电磁开关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静触头结冰情况要比动触头的结冰情况更严重,电磁开关触点不能导通的情况往往是由于静触头表面的结冰所引起。因此,该专利文件解决了问题的次要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静触头结冰的问题,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整车发动机不能起动的问题。
CN105280403A公开了一种带双层触点的防结冰起动机电磁开关,从整体结构上来看该专利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使用了两套触点机构,其工作原理是:当受天气影响静触头表面结冰时,辅助静触头离外部环境较远,在金属板中热量传导的截面积小距离长,所以不会结冰。这时如果钥匙门动作,上、下动触片下降,下动触片两端会碰在两个静触头上,因为静触头表面有冰,故不能导通,而辅助静触头表面无冰,上动触片两端与其接触后电流会沿着金属薄板流动,金属薄板截面积小、电阻大,所以通过大电流会剧烈发热,金属薄板发出的热量融化静触头表面的冰之后,静触头开始导通流过大电流,起动机开始正常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触点结冰无法正常起动的问题。但两套触点机构引入了新的问题: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以上问题如果放在对体积要求不很严格的大功率柴油车上尚可以被接受,但是在体积被严格要求的乘用车上该方案就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适用范围较窄。
CN105280442A公开了一种带螺旋弹簧触点的防结冰起动机电磁开关,设计了独特的螺旋弹簧触点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当受天气影响静触头表面结冰时,环绕在静触头周围的螺旋弹簧因为自身弹簧丝比较长,热量传导的距离长,所以不会结冰,这时如果钥匙门动作,动触片下降,会先碰到静触头周围的螺旋弹簧,而后碰在静触头上,因为这时静触头表面有冰,故不能导通,但是螺旋弹簧表面无冰,电流会沿着螺旋弹簧流动,原本应该流过触点的电路改由通过两侧的螺旋弹簧流到静触头的下部,因为螺旋弹簧为高电阻率金属制成,所以通过大电流会剧烈发热,螺旋弹簧所发出的热量融化静触头表面的冰之后,静触头开始导通流过大电流,保证起动机开始正常工作,解决了触点结冰无法正常起动的问题。但该方案也存在着不足:因其螺旋弹簧触点每次在开关接通瞬间都会存在着一次烧蚀,在经过多次烧蚀的消耗之后弹簧的上端已经和静触头的高度相差无几,在寿命末期不能可靠的防止结冰现象出现。综上,现有的防结冰起动机电磁开关仍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起动机开关触点结冰问题的带铜丝辫触点的防结冰起动机电磁开关,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可靠,适用广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未经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4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