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门菌H抗原鉴定用引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60410.5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郑之北;郑伟;濮小英;文艳苹;潘劲草;汪皓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之北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沙门 抗原 鉴定 引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沙门菌H抗原鉴定用引物,包括6条上游引物F1‑F6以及31条下游引物R1‑R31,其序列如表1所示;其中F1为R1~R20的共同上游引物;F2为R21~R24的共同上游引物;F3为R25~R28的共同上游引物,F4为R29的上游引物,F5为R30的上游引物,F6为R31的上游引物。F1‑F7的序列分别为序列表中的SEQ NO.1‑SEQ NO.7,R1‑R31的序列分别是序列表中的SEQ NO.8‑SEQ NO.37。本发明以编码沙门菌H抗原的fliC和fljB基因为目标基因,选取其保守片段设计上游通用引物,选取可变片段设计下游特异性引物,建立能高通量鉴别沙门菌H抗原的xTAG磁珠悬浮芯片法,用于沙门菌的血清型别鉴定。除上、下游引物外,无需另外设计探针,并避免了直接杂交法中PCR产物因自我复性而影响杂交的问题,且同时适用于MagPix和Luminex 100/200检测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分子方法来鉴定沙门菌H抗原的引物。
背景技术
沙门菌的血清型别与其致病性、耐药性、宿主范围等密切相关,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是沙门菌监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传统的沙门菌血清学分型方法是血清凝集试验,先根据其菌体抗原(O抗原)分群,再根据鞭毛抗原(H抗原)分型。因H抗原的特性及血清凝集试验本身的局限性,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1)H抗原与相应抗血清呈絮状反应,其反应结果不如O抗原的颗粒状凝集明显,结果判断受个人经验和主观影响较大;(2)部分沙门菌的H抗原需经1次或数次位相诱导后才能凝集,操作繁琐耗时;(3)不同H抗原间常存在交叉凝集反应。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基于DNA分析的沙门菌检测及血清分型方法相继出现,如普通PCR法、荧光PCR法、测序分析等,此类方法均以沙门菌相关特异基因序列为目标,为沙门菌的血清型别鉴定提供了新思路,但大多局限于单个或少数几个血清型的鉴别,难以实现多株菌、多种血清型别的同时鉴定。
基于Luminex xMAP(Flexible Multi-Analyte Profiling)技术的液态悬浮芯片技术,以其高通量、高效率、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其在沙门菌血清型鉴别中的应用,也逐渐见诸报道。基于美国CDC的研究成果,Luminex公司于近年推出了基于直接杂交法的沙门菌血清分型试剂盒(xMAP SalmonellaSerotyping Assay,SSA),即在上、下游引物扩增范围内,设计1条特异性探针并将之耦联于各荧光编码的普通微珠(不含反TAG序列)上,成为标记微珠,样品经不对称PCR扩增并生物素标记后,与耦联有特异性探针的各标记微珠混合液杂交分型。但该试剂盒所用微珠不带磁性,仅适用于基于流式细胞原理的Luminex 100/200流式荧光检测仪,不能用于基于磁珠捕获与CCD成像的MagPix检测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沙门菌H抗原鉴定用引物,无需另外设计探针,并避免了直接杂交法中PCR产物因自我复性而影响杂交的问题,且同时适用于MagPix和Luminex100/200检测平台。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沙门菌H抗原鉴定用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6条上游引物F1-F6以及31条下游引物R1-R31,其序列如表1所示;其中F1为R1~R20的共同上游引物;F2为R21~R24的共同上游引物;F3为R25~R28的共同上游引物,F4为R29的上游引物,F5为R30的上游引物,F6为R31的上游引物。
F1-F7的序列分别为序列表中的SEQ NO.1-SEQ NO.7,R1-R31的序列分别是序列表中的SEQ NO.8-SEQ NO.37。
进一步地,所述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共计37条,被分为2个PCR反应体系,其中,F1、R1~R20为反应体系1中引物,其余均为反应体系2中引物。
进一步地,上述的沙门菌H抗原鉴定用引物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设计和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之北,未经郑之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604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