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发生器用放电管的制作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58116.0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97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乾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C03C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发生 器用 放电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发生器用放电管的制作工艺,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接地电极和介质,所述接地电极为不锈钢管,所述介质为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衬于不锈钢管的内壁;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玻璃管置于不锈钢管内,将不锈钢管和玻璃管的一侧采用密封盖密封;采用电磁炉对玻璃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650度以上;玻璃受热变软;通过玻璃管的另一侧向玻璃管的内侧吹入氮气使玻璃膨胀,直至玻璃管外壁紧贴于不锈钢内壁;采用强制冷风装置对不锈钢管和玻璃管进行降温,降温至5‑60度,玻璃被固结于不锈钢管的内壁与不锈钢管一体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玻璃管与不锈钢管一体化的放电管,提高玻璃强度,增强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用放电管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世界公认的广谱高效杀毒剂,采用空气或者氧气为原料利用高频高压放电对空气进行电力而产生臭氧。臭氧比氧分子多了一氧原子,化学性质特别活泼,是一种强氧化剂,在一定浓度下可迅速杀灭空气或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对有机物进行分解。臭氧分解后还原成氧气,没有任何有毒残留,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被誉为“最清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臭氧具有消毒、杀菌除臭、脱色等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污水处理、化工、食品保鲜、医疗卫生等许多领域。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饮用水质要求的提高,臭氧发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臭氧发生器主要有三种:一是高压放电式,二是紫外线照射式,三是电解式。高压放电式臭氧系统的核心技术和设备是发生器中的放电管,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现有技术分放电管有玻璃放电管或者搪瓷放电管,玻璃相对比较脆弱,在目前的用电环境下容易受到损伤,造成隐患;搪瓷容易脱落,相对寿命短,维护成本高,也会造成设备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臭氧发生器用放电管的制作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接地电极和介质,所述接地电极为不锈钢管,所述介质为玻璃管,所述玻璃管内衬于不锈钢管的内壁。
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玻璃管置于不锈钢管内,将不锈钢管和玻璃管的一侧采用密封盖密封;
b)采用电磁炉对玻璃管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650度以上;
c)玻璃受热变软;
d)通过玻璃管的另一侧向玻璃管的内侧吹入氮气使玻璃膨胀,直至玻璃管外壁紧贴于不锈钢管内壁;
d)采用强制冷风装置对不锈钢管和玻璃管进行降温,降温至5-60度,玻璃被固结于不锈钢管的内壁与不锈钢管一体化。
本发明的优点是:放电管采用不锈钢管内衬玻璃,打破传统的构造理念,利用独特的加工工艺,采用加热膨胀的原理,通入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氮气对玻璃管进行挤压,使玻璃管与不锈钢管一体化,改变了传统的玻璃或搪瓷的介质易在臭氧发生器的放电过程中受到压力的冲击而出现破损现象,具有耐冲击、高强度、高产量和高稳定等优点,提高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臭氧发生器用放电管在未加热前玻璃管和不锈钢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臭氧发生器用放电管在冷却后玻璃管和不锈钢管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不锈钢管;2、玻璃管。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2对本发明臭氧发生器用放电管的制作工艺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臭氧发生器用放电管包括接地电极和介质,所述接地电极为不锈钢管1,所述介质为玻璃管2,所述玻璃管2内衬于不锈钢管1的内壁,两者通过以下工艺一体化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乾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乾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8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