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雷和/或防静电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755687.9 | 申请日: | 2016-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00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安民;张万岭;朱世华;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安民;余勇 |
| 主分类号: | H01T19/00 | 分类号: | H01T19/00;H01T19/04;H01R4/66;H02H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韦恩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5 | 代理人: | 江洁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雷 静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防雷和/或防静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如下结构的防雷恒压装置进行防雷和/或防静电,所述的防雷恒压装置包括金属极I(1)、金属极II(2)、电解液(3),所述的金属极I(1)、金属极II(2)分别与电解液(3)相接触,金属极I(1)和金属极II(2)不接触;所述的金属极I(1)、金属极II(2)为金属活动性相同的金属材料制备而成;电解液与金属极I(1)和金属极II(2)的接触面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两个极性与电位相同的电极电场;
将防雷恒压装置的其中金属极I(1)与接闪器或者需要保护的电气设备的暂态等电位连接点相接,金属极II(2)与大地相接获得地电位,当雷电或者静电电压抵达防雷恒压装置,接收正向电压的金属极II(2)加剧其氧化反应,产生大量带负电离子流向金属极I(1),接受反向电压并电位低于金属极II(2)电位的金属极I(1),将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大量带正电离子流向金属极II(2),从而将雷电高电压或者静电电压转换为电流,进而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热能,迅速消除接闪器顶端或者电气设备的局部高电场区,加速对地电位泄放及消耗雷电或静电能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和/或防静电方法,所述的防雷恒压装置金属极I(1)为容器,电解液(3)盛放在容器中,金属极II(2)悬空在电解液(3)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雷和/或防静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恒压装置金属极I(1)为顶部开口的容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雷和/或防静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恒压装置金属极II(2)为金属棒,或者为体积较大的金属块上端连接金属棒所组成的结构;所述的金属极I(1)的上部开口经过绝缘材料制成的密封层(4)密封,所述的金属极II(2)的上端穿过密封层(4)延伸出来,金属极II(2)的上端配有外接线柱;所述的金属极I(1)的容器壁上端任一处设有外接线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和/或防静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恒压装置金属极I(1)、金属极II(2)选择高导磁,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和/或防静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雷恒压装置金属极I(1)、金属极II(2)采用的金属材料为铁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安民;余勇,未经谭安民;余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556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