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8125.1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8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林;朱亚明;戴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意华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0 | 分类号: | H01B11/00;H01B7/28;H01B7/29;H01B7/18 |
代理公司: | 苏州睿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77 | 代理人: | 伍见 |
地址: | 215215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通信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
背景技术
为保障电缆的安全使用,应确保电缆于其适用环境范围内使用,当电缆处于其适用患急性温度范围内的环境温度条件下,电缆的保护层会随着缆芯的形变而发生相适应的形变,以保障电缆的质量以及使用安全;当电缆处于超出其适应环境温度的环境温度条件下,会加速其保护层的老化、变形甚至断裂、焦化甚至引起冥火导致火灾造成危险。
在一些极度环境中使用,例如极寒、极热的环境中,对电力信号输送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尤其是电缆需要适应更为严苛的环境条件,需要具备更好的耐高低温性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通过改进内、外护套的材料配方,来提高内、外护套的耐高低温性能,使整个电缆的耐高低温性能提高,以满足于更苛刻的温度环境中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高低温性通信电缆,包括由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护套、钢带铠装层、内护套、隔热层、编织屏蔽层、若干股绞合绝缘芯线,所述绞合绝缘芯线之间设有阻燃填充带,所述绞合绝缘芯线由绕包聚酯带包覆,所述绞合绝缘芯线与所述绕包聚酯带之间填充有油膏,所述绞合绝缘芯线外部包覆有绝缘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护套和内护套均为聚酯膜层,按照重量份数计,聚酯膜层材料配方中包括:
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所述交联剂和聚丙烯酸酯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聚丙烯酸酯;
所述偶联剂和氟硅橡胶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氟硅橡胶、所述偶联剂和硅钙镁粉发生偶联反应获得偶联硅钙镁粉。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将交联聚丙烯、交联聚丙烯酸酯、偶联氟硅橡胶、偶联硅钙镁粉投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投入挤出机中,得到聚酯粒料,制备通信电缆时,将聚酯粒料作为外护套和内护套原料挤出。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交联剂包括外交联剂和内交联剂,所述外交联剂在温度为180℃~22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酸酯交联反应获得所述交联聚丙烯酸酯,所述内交联剂在温度150℃~180℃、辐照离子量为20~50KeV/nm的条件下与聚丙烯交联反应获得所述交联聚丙烯。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偶联剂为铝酸酯偶联剂,
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氟硅橡胶表面进行处理,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氟硅橡胶重量的0.5%,铝酸酯偶联剂对氟硅橡胶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5,然后将氟硅橡胶浸泡在铝酸酯偶联剂的稀释液中,搅拌、静置后真空干燥;
铝酸酯偶联剂对所述硅钙镁粉表面进行处理,铝酸酯偶联剂的用量为所述硅钙镁重量的1%,铝酸酯偶联剂对硅钙镁表面处理的方法为:将铝酸酯偶联剂稀释在液体石蜡中,两者的质量之比为1:1,然后将硅钙镁粉加入铝酸酯偶联剂稀释液中,搅拌充分混合后真空干燥。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绞合绝缘芯线的绝缘层中包含有所述聚酯膜层的材料。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阻燃填充带中包含有所述聚酯膜层的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通信电缆内、外护套均采用聚酯膜层,聚酯膜层配方中聚丙烯、聚丙烯酸酯、交联剂、氟硅橡胶、硅钙镁粉、偶联剂,聚丙烯能够提高整体树脂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交联后的聚丙烯、交联后的聚丙烯酸酯能够极大的提高树脂的耐高低温特性;氟硅橡胶具有高耐热性、耐寒性、耐气候老化性,偶联剂处理后的氟硅橡胶提高了氟硅橡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硅钙镁粉具有高刚度和强度,偶联剂处理后的硅钙镁粉提高了硅钙镁粉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使得聚酯膜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高低温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外护套,20-钢带铠装层,30-内护套,40-隔热层,50-编织屏蔽层,60-绞合绝缘芯线,70-阻燃填充带。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意华电工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意华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48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多功能中药加工设备
- 下一篇:适应于牧草的烘干设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