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降噪加强筋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747115.6 | 申请日: | 2016-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2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晓伟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加强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降噪加强筋结构,尤其应用于驾驶室降噪减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设工程的发展,工程机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更加突出。驾驶室激烈的振动会造成驾驶员强烈的不适反应,使其无法及吋对各种外界信号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同吋对于工程机械的行驶和作业安全威胁性极大。此外,驾驶室的振动还将使驾驶室内仪表盘等部件过早达到疲劳极限损坏,缩短使用寿命。因为驾驶室噪声,驾驶员会因此感到压抑、烦躁并且易于疲劳,降低驾驶员在驾驶室内的舒适性,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其生理、心理健康。随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工程机械的舒适性、振动噪声的控制标准正逐步提高,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振动、噪声和舒适性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既要减小振动,降低噪声,又要提高乘坐舒适性,保证产品的经济性,使工程机械产品的噪声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为了跟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步伐,提出了工程机械的环保技术,使工程机械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阶段。以此同时欧美和日本市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振动和噪声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国内,国家正在逐步加强管理非公路车辆排放情况,工程机械产品的排放标准正逐步接近欧洲发达国家的标准,环保、节能、低噪已经逐渐成为工程机械产品能否进入市场及施工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工程机械驾驶员群体越来越大,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逐渐提高,驾驶员对工程机械舒适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到该工程机械的销量,因此,就如何改善驾驶室内部声学环境,降低驾驶室内噪声水平等提高工程机械的声振舒适性对于改善驾驶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乃至提高工程机械整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驾驶室减振降噪结构实际使用效果较差,工作时很难满足噪声降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降噪加强筋结构,该型新型降噪加强筋结构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性能,提升了降低噪声的可靠性;在确保工作能力的基础上,提升了底板的整体刚度以及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板件结构上增设加强筋达到提高刚度,降低振动的效果;增加板件结构的厚度,达到移频或者减弱板块的振动和降低噪声峰值;在板件结构上黏贴阻尼材料衰减共振峰值,根据底板结构综合考虑,底板的厚度为6mm的钢材。
随着板厚的增加会使驾驶室的整体质量显著增加,一方面违背了驾驶室的轻量化设计原则,另一方面会增加驾驶室的拆卸困难程度,由于主要的工作环境是在建筑工地或者野外,工作环境较差,考虑到驾驶室的轻量化原则,以及驾驶室的拆卸困难程度,选择通过在底扳上增设加强筋的方案来降低底板的振动,达到降低驾驶室内低频噪声的目的,并且采用加强筋的U槽倒扣在底板上的形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降噪加强筋结构具有较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增加板件结构的厚度,达到移频或者减弱板块的振动和降低噪声峰值;保证了驾驶室的轻量化原则,以及降低了驾驶室的拆卸困难程度;提升了底板的整体刚度以及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加强筋结构。
图2是加强筋布置形式。
图3是加强筋布置形式。
图4是加强筋布置形式。
图5是加强筋布置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优选的,考虑到驾驶室的轻量化原则,以及驾驶室的拆卸困难程度,选择通过在底扳上增设加强筋的方案来降低底板的振动,达到降低驾驶室内低频噪声的目的,并且采用加强筋的U槽倒扣在底板上的形式。
优选的,对于加强筋的选择,在底板处的空间条件允许和达到预期的技术目标前提下,选择该机型驾驶室已有选用的槽钢,5号槽钢,简化了其结构,其尺寸为宽度50mm,壁厚4.5mm,高度37mm,加强筋的材料属性为弹性模量2*1011N/m2,泊松比0.288,密度7.85x 103K.g/m3。
优选的,在底板上沿着方向不同位置依次顺着方甸布置三条加强筋,加强筋利用焊接和底板连接起来,加强筋的长度分别是580mm,960mm,960mm,如图2所示。
优选的,在底板上沿着Y方向不同位置依次顺着X方向布置四条加强筋,加强筋利用焊接和底板连接起来,加强筋的长度分别是560mm,766.5mm,766.5mm,560mm,如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晓伟,未经马晓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471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