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叩齿器及固齿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743133.7 申请日: 2016-08-26
公开(公告)号: CN107510586A 公开(公告)日: 2017-12-26
发明(设计)人: 戚本昊 申请(专利权)人: 戚本昊
主分类号: A61H23/02 分类号: A61H23/02;A61H13/00;A61K8/24;A61K8/27;A61K8/34;A61K8/60;A61K8/73;A61K8/92;A61K8/97;A61Q11/00
代理公司: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代理人: 张耐寒,占伟彬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叩齿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疗卫生保健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叩齿器及固齿方法。

背景技术

叩齿就是上下牙齿轻轻叩击,是一种较常见的牙齿保健方法,通过上下牙相叩碰撞,达到剌激牙周组织,促进牙体和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竖韧性,使牙齿变得竖固,增强抗病能力,长期竖持叩齿的人,其牙周炎和牙根萎缩发病率低,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增加牙齿的自洁作用,发挥咀嚼运动所形成的刺激,增强牙体本身的抵抗力。

“叩齿吞津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据文献记载,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时的医家陶弘景,年过八旬,齿紧完好,身体健壮,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齿法,他认为“齿为筋骨之余”,叩齿则会筋骨健壮,精神爽快。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明朝有位长寿者叫冷谦,史载活了一百五十岁,他的长寿经验就是:“每晨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也有叩齿健身的习惯,他曾说:“一过半夜,披上上衣面朝东南,盘腿而坐,叩齿三十六下,当会神清气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寿命最长的皇帝,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也为“齿宜常叩”。古谚语曰:“晨起,叩齿三百响,齿坚固”。

可见,叩齿是健齿、固齿最有效的方法,但是长期牙齿直接相叩且用力过大容易造成牙袖质损坏,反而影响牙齿的健康。为了解决叩齿时牙齿直接相叩带来的不良影响,人们研发出一种叩齿器,现有叩齿器的咬合部均是对应人体整口牙齿的U型咬合部,把上下所有牙齿放在一体成型的咬合部中,不能很好的对应到每一颗牙齿,虽然能满足大众人群的需求,但是由于其咬合部不能定制,与每一颗牙齿接触不充分,叩齿效果不明显,并且无法满足一些牙齿特殊的人群需求。另外,单纯的模拟叩齿不足以起到良好的固齿效果,通过结合专用于固齿的牙龈营养液配合使用叩齿器的方法,可以起到营养牙龈强健牙齿的目的。“叩齿呑津保健法”当中的呑津就是通过一定口腔动作产生大量口水唾液来清洁牙龈维护牙周,配合叩齿动作从而起到更好固齿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叩齿器,每一颗牙齿都有与之对应的牙齿槽,叩齿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及使用上述叩齿器的固齿方法,利于通过叩齿器辅助进行被动叩齿坚固牙齿,同时使用牙龈营养液为牙龈牙齿提供营养,起到比“叩齿吞津法”更好的固齿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叩齿器,包括对应口腔上部牙齿的上牙模、对应口腔下部牙齿的下牙模和震动组件,上牙模和下牙模均呈U形,震动组件上表面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上牙模,震动组件下表面以可拆卸的方式固接于下牙模,上牙模和下牙模均在远离震动组件的侧面设有对应使用者牙齿的牙齿槽。

优选地,还包括滴液支管、滴液主管和注液瓶,滴液主管固接于上牙模、下牙模之间且向远离震动组件的方向延伸;滴液支管沿上牙模和下牙模的U形延伸布置,位于牙模和下牙模之间;滴液支管设有多个出液口;滴液主管一端与滴液支管连通,另一端活动插入注液瓶中。

优选地,震动组件包括蓄电池、第一震动件、第二震动件、充电插槽和开关;第一震动件和第二震动件均固接于上牙模、下牙模,位于上牙模、下牙模之间;第一震动件、第二震动件、充电插槽和开关均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固定于上牙模、下牙模的U形空腔内。

优选地,第一震动件、第二震动件均为震动马达。

优选地,所述每一个牙齿槽的深度均小于与其对应牙齿的高度。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使用上述叩齿器的固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所述叩齿器放在口腔中,左右移动叩齿器,使得使用者上部牙齿进入叩齿器上牙模上的牙齿槽中,下部牙齿进入叩齿器下牙模上的牙齿槽中;

2)使用注液瓶向滴液主管中注入牙龈营养液;

所述牙龈营养液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各组份:

单氟磷酸钠 0.8~1.3份;

葡萄糖酸钙 1.0~1.7份;

丁香精油 0.5~0.9份;

尤利加精油 0.1~0.6份;

纳米氧化锌 0.01~0.03份;

硝酸钾 0.05~0.1份;

壳聚糖 0.3~1.2份;

留兰香油 0.01~0.035份;

薄荷脑 0.01~0.03份;

薄荷素油 0.05~0.07份;

茶叶提取物 0.02~0.06份;

水 11~23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戚本昊,未经戚本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431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