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多层结构吸波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741530.0 | 申请日: | 2016-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0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邱军;吴相宜;高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71/02;C08K7/24;C08K7/06;C08K3/08;C08K3/22;C09K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波剂 制备 多层结构 纳米磁性粒子 碳纳米管 吸波材料 中空多孔 碳纤维 电磁吸波材料 环氧树脂溶液 吸波复合材料 中空碳纤维 纳米复合 吸波频带 性能特点 磁损耗 电磁波 电损耗 纳米级 微米级 多层 可用 宽频 固化 并用 应用 | ||
1.一种类多层结构吸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波剂为三层结构,在中空多孔活性碳纤维表面生长碳纳米管,得到中空多孔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管,其为两层介电损耗层吸波剂,将纳米磁性粒子和环氧树脂混合注入到碳纤维的中空结构内部,所述纳米磁性粒子/环氧树脂作为磁损耗层吸波剂;具体步骤如下:
(1)中空多孔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管介电损耗层吸波剂的制备:以中空多孔活性碳纤维为基体,在其表面采用电镀的方式负载纳米金属催化剂颗粒,电镀时间为1s-10min,而后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干燥;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中空多孔活性碳纤维表面上生长碳纳米管;
(2)制备中空多孔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管-纳米磁性粒子-环氧树脂吸波剂:
将环氧树脂稀释剂质量比10%-78%、固化剂10%-15%、消泡剂1%-5% 和环氧树脂E-54 2-80%混合制备得到环氧树脂溶液,将0.01g-2g的纳米磁性粒子添加到所得环氧树脂溶液中,机械搅拌5-120min,得到纳米磁性粒子/环氧树脂溶液,将所得纳米磁性粒子/环氧树脂溶液注入到步骤(1)得到的中空多孔活性碳纤维-碳纳米管的中空结构内部;在25℃-80℃温度下,固化3-10h,即得到类多层结构吸波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多层结构吸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中空多孔活性碳纤维为聚丙烯腈 基中空多孔碳纤维或聚丙烯基碳纤维中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多层结构吸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纳米金属催化剂为Fe、Co或Ni中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多层结构吸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环氧树脂稀释剂是丁基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C12-14脂肪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1,6-已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邻甲苯基醚、邻甲苯基缩水甘油醚或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多层结构吸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纳米磁性粒子为纳米镍颗粒、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或纳米钴颗粒中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多层结构吸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固化剂为脂肪胺类、芳香族、脂肪环类、改性胺类、酸酐类、低分子聚酰胺或潜伏性胺类固化剂中任一种,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胺醚或改性聚硅氧烷水乳液中任一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类多层结构吸波剂在制备类多层结构微/纳吸波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将类多层结构吸波剂剪成1-3mm的小段,剪成小段后的类多层结构吸波剂与环氧树脂溶液按1:10的质量比混合,固化成型,即得类多层结构微/纳吸波复合材料;具体的固化工艺为:将混合的类多层结构吸波剂和环氧树脂溶液混合后,高速搅拌20-50min后倒入磨具中,静置,置于真空烘箱中,在25℃-80℃温度下,固化3-10h,其中:环氧树脂稀释剂2.9g、固化剂1.54g、消泡剂0.13g和环氧树脂E-540.43g混合制备得到5g环氧树脂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稀释剂是丁基缩水甘油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C12-14脂肪缩水甘油醚、苄基缩水甘油醚、1,6-已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邻甲苯基醚、邻甲苯基缩水甘油醚或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中任一种;所述固化剂为脂肪胺类、芳香族、脂肪环类、改性胺类、酸酐类、低分子聚酰胺或潜伏性胺类固化剂的任一种,所述消泡剂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胺醚或改性聚硅氧烷水乳液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7415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来酸甲基锡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鱼腥味马哈鱼鱼皮明胶的制备方法